伴随着“隔代家长”日益成为百姓家庭的一种较普通的孩童养育现象,由此产生的祖孙之间溺爱多、沟通难等“隔代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3月23日,哈达湾街道绿地·筑石红社区从辖区居民的这一实际需求出发,特别邀请了吉林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服务小组走进社区“新时代传习所”,以“当好隔代家长、共创祖孙乐园”为主题,开启了“社工亲子课堂”的祖孙沟通交流小组工作模式。
图为居民参加“隔代家长”活动现场
作为全部由新建小区构成的绿地·筑石红社区,年轻夫妻是社区居民的主要成分,而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等原因,他们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等责任都交给了自己的父母,使老人们成为全面照顾孙辈的“隔代家长”。但在“照顾”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相对于孙辈有很大的差距,常导致祖孙之间有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正面交流而时常产生一些矛盾,增加了两代人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使得隔代交流更加困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专业的社工服务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得知吉林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个“忘年交——‘心’沟通亲子成长小组”,绿地·筑石红社区在团区委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协调,特邀这一专业社工小组走进社区,在“新时代传习所”拓展服务阵地开设“社工亲子课堂”,以增进祖孙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宗旨,采取小组工作法,以老人孩子容易接受的沟通游戏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祖孙沟通交流“小组计划书”。本次活动得到了虹园小学的积极配合。
绿地·筑石红社区“新时代传习所”自去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拓展传习功能,在固有阵地基础上拓展延伸了14个功能服务区,并从辖区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50多场丰富多彩的传理论、传政策、传科技、传法律、传文化活动以及传志愿服务、传技能培训活动,受益居民超过了2000人。
当日是“社工亲子课堂”的第一课,也是祖孙沟通交流小组计划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相互认识并了解小组目标。30多名隔代家长和宝贝们在专业社工的引领下,通过破冰游戏“串名字”相互介绍和结识,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学校还有身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名字;一起兴致勃勃地趴在地上“画脸”写字;两两家庭一起参加“过河”游戏,在祖孙两代人默契融洽的配合中,体验亲子沟通的快乐。
虽然只是第一堂课,却已让参与活动的“隔代家长”们受益不少。蒲宇轩小朋友的姥姥汪桂春表示:听了黄老师的课,懂得了怎样跟孩子交流,有什么事要先听听他的想法,然后再讲道理、摆事实的去教育孩子。
在接下来的四周时间里,“社工亲子课堂”还将循序渐进地完成全部五个课时的任务,最终达到帮助祖孙学会良好的沟通交流方法、处理好祖孙之间的代际关系、促进孙辈的身心健康、维系亲情学习感恩、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