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网搜索

基层企业统计培训新畅想

来源:松花江网   更新时间:2017-11-20 11:20

  基层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想必是众所周知的,面临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之下,如何做好基层企业统计工作的转型与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基层企业统计培训当中所存在的弊端已经慢慢地浮现出来,对于这些浮出水面的新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着手解决,为统计培训的转型与改革做出有效的助推。只有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够方便我们对症下药。

  以往的基层企业统计培训总是注重形式,将培训当成任务来应付,至于取得的成绩与效果却是很少人所考虑的。这就是统计培训工作所出现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在这种形式下的培训所能达到的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对于企业统计人员来说,给他们能带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微乎其微。名义上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培训,但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与工作能力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追根溯源,究其根本。

  一、提高培训效率,活跃培训气氛,激发统计人员学习欲望

  经过反思其实不难发现,以往的统计培训的方式过于死板与老套,还停留在单纯的我说你听的阶段。这种方式对于统计人员来说枯燥无味,因此不少人会出现你说归说,我听归听,左耳进右耳出的不作为现象。这其实错不在统计人员,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培训理念与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培训的内容以及主题皆是上上之选,但是却在传授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统计人员的感受,生硬的培训方式磨灭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学习气氛让统计人员失去了学习的欲望。面对这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活化培训气氛,改变以往死搬教条的培训方式,加强与统计人员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企业统计人员所向,明白他们的培训情况与进程,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掌握,便于判断接下来的培训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对于培训者来说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也只有在这种要求之下,才能真正的掌握企业统计人员们的脉络,将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到一定高度,做到每一次的培训都会有显著的效果。

  二、精准定位,分类培训

  统一规划,统一培训。这也是在以往的培训当中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这对培训基层企业统计人员来说也是典型不负责任的体现。每次培训的时候,往往是将有着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工作能力的企业统计人员统一培训,这就相当于让不同年级的学生用同一版本的教科书。想要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的了解企业统计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龄、工作能力进行一个有效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员工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为年轻的新统计人员灌输更多的统计行业的经验,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可以吸取前辈们的经验,确保他们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尽可能的少走弯路。而对于有着丰富工作经验以及有着过人的工作能力的企业统计人员,则是要重点提高,可以重点教授统计学中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更深层次的学术理论。

  三、创新培训方式,增加新的培训板块

  在传统的统计培训当中,将培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对统计人员统计知识以及统计技能上的培训,专家们想让企业统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统计学知识,但是对统计学文化的传承确是只字不提。众所周知,决定一个企业的立足根本的是企业文化,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一样。只有了解了行业的传承文化才能对这个行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统计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一味地教授知识技能也是急功近利的体现。长此以往,企业统计人员的技能的确可能得到提高,但是我们却无法保证他们有着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职业精神。更无法保证统计行业从业率的稳定。

  四、开源培训,共享教学资源

  对于“四上企业”来说,眼光与视野很重要,这种观念同样也要体现在基层统计培训上。单一资源的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统计人员失去长远的目光,落后的理念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对统计行业的兴趣。因此开源培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联系各高校或聘请上级部门统计专家进行联合培训,在相互的来往中吸取先进的培训教学理念,取长补短。对于企业统计人员来说,也可以借此机会更加全面的学习现在统计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推动统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统计局  刘旭)

  

主办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147号 吉ICP备13004017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2 电话:0432-66490069

站点地图         返回吉林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EDA.GOV.CN
基层企业统计培训新畅想
发布时间:2017-11-20 11:20   

  基层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想必是众所周知的,面临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之下,如何做好基层企业统计工作的转型与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基层企业统计培训当中所存在的弊端已经慢慢地浮现出来,对于这些浮出水面的新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着手解决,为统计培训的转型与改革做出有效的助推。只有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够方便我们对症下药。

  以往的基层企业统计培训总是注重形式,将培训当成任务来应付,至于取得的成绩与效果却是很少人所考虑的。这就是统计培训工作所出现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在这种形式下的培训所能达到的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对于企业统计人员来说,给他们能带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微乎其微。名义上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培训,但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与工作能力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追根溯源,究其根本。

  一、提高培训效率,活跃培训气氛,激发统计人员学习欲望

  经过反思其实不难发现,以往的统计培训的方式过于死板与老套,还停留在单纯的我说你听的阶段。这种方式对于统计人员来说枯燥无味,因此不少人会出现你说归说,我听归听,左耳进右耳出的不作为现象。这其实错不在统计人员,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培训理念与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培训的内容以及主题皆是上上之选,但是却在传授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统计人员的感受,生硬的培训方式磨灭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学习气氛让统计人员失去了学习的欲望。面对这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活化培训气氛,改变以往死搬教条的培训方式,加强与统计人员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企业统计人员所向,明白他们的培训情况与进程,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掌握,便于判断接下来的培训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对于培训者来说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也只有在这种要求之下,才能真正的掌握企业统计人员们的脉络,将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到一定高度,做到每一次的培训都会有显著的效果。

  二、精准定位,分类培训

  统一规划,统一培训。这也是在以往的培训当中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这对培训基层企业统计人员来说也是典型不负责任的体现。每次培训的时候,往往是将有着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工作能力的企业统计人员统一培训,这就相当于让不同年级的学生用同一版本的教科书。想要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的了解企业统计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龄、工作能力进行一个有效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员工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为年轻的新统计人员灌输更多的统计行业的经验,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可以吸取前辈们的经验,确保他们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尽可能的少走弯路。而对于有着丰富工作经验以及有着过人的工作能力的企业统计人员,则是要重点提高,可以重点教授统计学中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更深层次的学术理论。

  三、创新培训方式,增加新的培训板块

  在传统的统计培训当中,将培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对统计人员统计知识以及统计技能上的培训,专家们想让企业统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统计学知识,但是对统计学文化的传承确是只字不提。众所周知,决定一个企业的立足根本的是企业文化,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一样。只有了解了行业的传承文化才能对这个行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统计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一味地教授知识技能也是急功近利的体现。长此以往,企业统计人员的技能的确可能得到提高,但是我们却无法保证他们有着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职业精神。更无法保证统计行业从业率的稳定。

  四、开源培训,共享教学资源

  对于“四上企业”来说,眼光与视野很重要,这种观念同样也要体现在基层统计培训上。单一资源的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统计人员失去长远的目光,落后的理念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对统计行业的兴趣。因此开源培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联系各高校或聘请上级部门统计专家进行联合培训,在相互的来往中吸取先进的培训教学理念,取长补短。对于企业统计人员来说,也可以借此机会更加全面的学习现在统计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推动统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统计局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