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经开区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了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会。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市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加强城乡居民动态监测预警及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
许家宏围绕“如何进一步开展城乡居民动态监测预警及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提升我市社会救助服务效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指导。培训内容紧扣《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立吉林市城乡社区居民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工作实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
培训会上,许家宏首先强调了监测帮扶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全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为工作机制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包括收入型、支出型、临时遇困型及动态监测层在内的综合监测格局。特别是针对未纳入前三圈层的困难群众,吉林市创新构建了第四圈层(动态监测层),通过线上大数据和线下巡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许家宏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有序开展居民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他提到,市级民政部门已在“吉林救助”企业微信上构建了救助服务体系,通过开发多个小程序,搭建了“一键呼叫式”救助帮扶系统,实现了救助帮扶任务的快速分派和数字监管。
具体工作方面,许家宏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协助乡镇(街道)指导村(社区)开展工作。通过线下“铁脚板”和线上“数字赋能”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划分网格及巡访区域,合理安排网格员进行巡访摸排,及时发现并上报居民家庭遇困情形。同时,他还强调了各级民政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救助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全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