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印发2020年度吉林市法治政府建设绩效管理考评方案的通知》(吉市法委办﹝2020﹞3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经开年度绩效考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司法分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政务服务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依法治市办《关于印发吉林市2015-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方案的通知》(吉市法委办﹝2020﹞14号)精神,组织专班,对《通知》明确的170项法治政府建设考核验收三级指标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除我区不具备相关职能的指标没有保留外,其余的指标则全部予以保留。组织起草了《吉林经开区2015-2020年依法行政考评方案》,并征求了各部门的意见,最后通过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下发了《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吉林经开区2015-2020年依法行政考评方案的通知》(吉经开管发﹝2020﹞85号)。方案中除14项我区不具备相关职能没有保留的指标以外,其余156项三级指标全部予以保留,纳入我区的考评范围。
二、调度督导,推进落实
方案下发后,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调度会、下发通知等方式督促指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进行落实。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主持参加调度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牵头部门认真负责,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三、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经开区通过开展法治经开建设,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行动。印发了《吉林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争创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围绕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实施办法,对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年度考核,下发《吉林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部门和岗位人员进行企业评议,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二)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下发了《吉林经开区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工作方案》,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评价覆盖全区所有政务服务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及工作人员,建立政务服务网、移动端政务服务平台、扫描二维码和问卷调查等线上线下评价渠道。目前,大厅税务窗口与省“好差评”系统实行对接,实现服务事项网上一次一评。其余窗口,制作了《吉林经开区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评价表》,落实“一次一评”制度。
(三)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项目网上审批列入全省试点,下发《吉林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设置实施方案》,以规自分局、住建分局为主,在管委会政务大厅设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政务专线与省市联网,全流程开展线上审批。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目前,项目审批窗口累计办理300余件,办件数量列全市第一位。先后三次在区内对磐石市、永吉县及龙潭化工园区等三个市(区)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培训,得到高度好评。
(四)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手续遗留问题解决。充分利用市政府下放审批权限的有利机遇,主动出击,以超常的魄力和勇气,开展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项目手续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了《关于解决工业项目建设手续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对4批次共153个项目建设手续遗留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路径。截至目前,已先后为娃哈哈启力公司颁发了9本不动产权证书,为经开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5本不动产权证书,还有15个工业无籍房正按程序办理。此项工作,在2020年5月9日全省《吉林软环境建设工作》专报上刊发。
(五)大胆优化项目审批流程。项目审批优化审图机制取得新突破,我区建设项目在相关证明文件齐备后,可以代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传到联合审查系统,市审图中心进行施工图审查。市审图中心每周二、周四到我区政务大厅开展现场办公。
(六)规范全区政务全面公开。印发《吉林经开区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结合我市工改审批流程,制作了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并印发手册。在经开区网站上公布115项高频事项。印发《吉林经开区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区基层政务公开事项一级事项117项、二级事项524项的梳理工作,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完成经开区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平台升级工作,各部门完成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和平台主题分类工作,今年以来已公开各类信息154篇。加强政务公开宣传,编制《政务公开知识宣传手册》,并在大厅开设专栏供群众查阅。
(七)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吉林经开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区自主权需求清单梳理工作,梳理上报我区自主权需求清单3项,市直部门拟下放县(市)区、开发区自主权清单15项;按照市政数局工作安排,认领2020年度“放管服”改革任务台账,认领事项35项;组织九站街道、双吉街道对所辖村(屯)、社区职能进行梳理并上报权责清单114项。
(八)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登记制度。企业开办首先取消名称预先核准,落实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行办法,自主申报、自助申请。全面推广“吉林省市场主体e窗通系统”,一网通办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业务,做到程序统一、规则统一、文书统一,有效运用“e窗通”实现登记注册“零见面、零跑腿、零成本”的倡议处理网上网下业务,确保市场主体凡事有接待,业务有处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1天之内。
(九)建立完善管委会合同管理体系。制定了《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合同管理办法》《吉林经开区国有独资企业合同管理办法》《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实施合同编号管理的通知》《吉林经开区管委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合同及诉讼行为的制度文件。对合同订签订的原则、合同的起草、合同合法性审查、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纠纷的处理、合同档案管理及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了管委会合同风险,使合同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2020年,办理诉讼案件9件,涉诉金额九千余万元;审查修改各类合同110份,出具书面审查意见26份,审查合同标的额超过50多亿元。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