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我市组织召开了由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和长春工业大学共同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开发”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大丝束是碳纤维低成本化的成熟、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我市将大丝束碳纤维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区科技局也为此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该项目研发出了大丝束碳纤维(25K-50K)产业化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主要创新点有:采用自主研发的非金属离子无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制出适合于制备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高品质聚丙烯腈;研发出制备均质结构原丝的DMAC湿法两步法纺丝技术,实现了单线5000吨级25K-50K原丝稳定生产;研发出预氧化过程大丝束纤维恒定张力控制技术,结合温度智能控制及自动除焦工艺,实现单线2000吨级25K-50K碳纤维稳定生产。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3件。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年产16000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及年产4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生产运行安全稳定,其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建筑补强、轨道交通及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25K~50K大丝束碳纤维真正形成了工业化和市场化,也标志着吉林化纤10多年的碳纤维研发和攻关取得了实质性进步。下一步,区科技局将进一步从技术、人才等方面,协助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并与下游的应用和设计厂商紧密结合,推动大丝束碳纤维差别化发展。
——科技局 孙振达
![]() |
主办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147号 吉ICP备13004017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2 电话:0432-66490069 |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7月24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我市组织召开了由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和长春工业大学共同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开发”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大丝束是碳纤维低成本化的成熟、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我市将大丝束碳纤维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区科技局也为此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该项目研发出了大丝束碳纤维(25K-50K)产业化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主要创新点有:采用自主研发的非金属离子无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制出适合于制备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高品质聚丙烯腈;研发出制备均质结构原丝的DMAC湿法两步法纺丝技术,实现了单线5000吨级25K-50K原丝稳定生产;研发出预氧化过程大丝束纤维恒定张力控制技术,结合温度智能控制及自动除焦工艺,实现单线2000吨级25K-50K碳纤维稳定生产。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3件。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年产16000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及年产4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生产运行安全稳定,其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建筑补强、轨道交通及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25K~50K大丝束碳纤维真正形成了工业化和市场化,也标志着吉林化纤10多年的碳纤维研发和攻关取得了实质性进步。下一步,区科技局将进一步从技术、人才等方面,协助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并与下游的应用和设计厂商紧密结合,推动大丝束碳纤维差别化发展。
——科技局 孙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