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理念,建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机制,专班推进、挂图作战,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26个,占全年计划开复工项目总数的55.8%。
我市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遍访企业等活动,提高项目服务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全市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05个,总投资219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90个、续建项目215个,亿元以上项目27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产业项目投资占比60%以上。
一季度开复工的项目中新建项目55个、续建171个,总投资155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2亿元。
我市建立市、县(市)区和开发区、相关部门三级包保机制,定期遍访服务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房屋征收、预审与选址、联合验收等8项业务部门组成协同服务组,将审批窗口延伸到项目单位门口。全年拟实施重点项目逐个配备服务秘书,领办代办审批,并通过压减要件、审批承诺等措施,项目平均审批用时压缩到30个工作日以内。
全市13个项目中心每日监测项目前期手续、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每半月召开项目中心组成部门联席会议。吉林化纤3万吨T1000级高性能碳纤维原丝、吉林建龙25万吨高品质新能源电磁材料工程等66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实行提级管理,特殊问题即有即报、特事特办。
各职能部门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梳理全市要素保障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项目银企对接,帮助万丰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30余个项目对接融资48.9亿元,通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万能仓储物流基地等23个项目,总额度达到56.9亿元。
在有力保障、强力推动下,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吉化北方C8C9、化纤6万吨碳纤维、吉林建龙120万吨冷轧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