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网搜索

国家级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介绍

来源: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5-09-25 14:37
  吉林经开区1998年底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行政辖区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余万人。2010年4月,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批面积20.46平方公里。历经26年潜心发展,先后获批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历经26年潜心发展,现已发展形成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25年4月底, “四上”企业108户,其中工业企业67户、房地产及建筑业企业17户、批零住餐18户、服务业6户。
  区位优越,水陆空铁交通立体互联。经开区从地域上看,北有腾飞之势、南有横托之稳、东有滨江之利、西有对进之便、中有贯通之畅,地处中欧班列沿线、东北亚经济圈几何中心、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距省会长春85公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60公里,内联外运四通八达。北部拥有4C级机场及3.8万平方公里可用空域,长珲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铁路、长图铁路经区而过,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全省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我省面向全球市场开放的大门。
  基础稳健,水电热气配套功能齐全。东区建成区、北区起步区已构建起基础设施完善、功能要素齐备的工业发展平台。市政道路达45条92公里、蒸汽管网36公里、给排水管网321公里、自来水供水能力8万吨/日、工业净水供水能力1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供汽能力790吨/小时、燃气供应能力7000万立方米/年,市政配套综合能力和环境水平位于国内开发区前列。
  产业雄厚,专精特新企业引领发展。新材料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支撑。已建成“碳纤维原丝—碳丝—复材—制品—回收利用”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原丝、碳丝、复材及制品产能分别达到16万吨、4.9万吨和2.5万吨,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现为全球最大的腈纶纤维、竹纤维和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是我省唯一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地方企业。精细化工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形成以吉林化纤集团(纤维版块)、旭阳康乃尔等重点企业为骨干,奥克新材料、永林化工等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原料多元化、产品精深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主要产品涵盖农药、涂料、催化剂、助剂、差别化纤维、日化产品等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多达200余种,构筑起门类齐全、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体系,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现为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公司现为世界第二、国内唯一的聚酰亚胺纤维全产业链企业。医药、生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北沙制药维生素E产能达到1万吨/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维生素E生产企业,正业生物产能达到80亿头(羽)份/年。现代物流产业获得发展新机遇。中粮米业、万能仓储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6个承载企业列入“吉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北部片区,未来将成为全市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重要区域。航空产业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现已谋划收储53公顷土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相继成功举行吉林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暨低空飞行器及配套产业项目开工仪式、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吉林分会启动暨吉林低空经济·碳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拥有1个国家级孵化器
——吉林省精细化工科技企业孵化器


→拥有3个省级孵化器
——高新技术纤维科技企业孵化器
——新材料科技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电力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


→拥有3个省级产业园区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
——省级安全技术产业园
——吉林高新技术纤维(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产业园区


→拥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
——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
——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主办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147号 吉ICP备13004017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2 电话:0432-66490069

站点地图         返回吉林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EDA.GOV.CN
国家级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5-09-25 14:37   
  吉林经开区1998年底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行政辖区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余万人。2010年4月,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批面积20.46平方公里。历经26年潜心发展,先后获批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历经26年潜心发展,现已发展形成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25年4月底, “四上”企业108户,其中工业企业67户、房地产及建筑业企业17户、批零住餐18户、服务业6户。
  区位优越,水陆空铁交通立体互联。经开区从地域上看,北有腾飞之势、南有横托之稳、东有滨江之利、西有对进之便、中有贯通之畅,地处中欧班列沿线、东北亚经济圈几何中心、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距省会长春85公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60公里,内联外运四通八达。北部拥有4C级机场及3.8万平方公里可用空域,长珲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铁路、长图铁路经区而过,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全省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我省面向全球市场开放的大门。
  基础稳健,水电热气配套功能齐全。东区建成区、北区起步区已构建起基础设施完善、功能要素齐备的工业发展平台。市政道路达45条92公里、蒸汽管网36公里、给排水管网321公里、自来水供水能力8万吨/日、工业净水供水能力1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供汽能力790吨/小时、燃气供应能力7000万立方米/年,市政配套综合能力和环境水平位于国内开发区前列。
  产业雄厚,专精特新企业引领发展。新材料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支撑。已建成“碳纤维原丝—碳丝—复材—制品—回收利用”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原丝、碳丝、复材及制品产能分别达到16万吨、4.9万吨和2.5万吨,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现为全球最大的腈纶纤维、竹纤维和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是我省唯一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地方企业。精细化工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形成以吉林化纤集团(纤维版块)、旭阳康乃尔等重点企业为骨干,奥克新材料、永林化工等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原料多元化、产品精深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主要产品涵盖农药、涂料、催化剂、助剂、差别化纤维、日化产品等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多达200余种,构筑起门类齐全、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体系,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现为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公司现为世界第二、国内唯一的聚酰亚胺纤维全产业链企业。医药、生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北沙制药维生素E产能达到1万吨/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维生素E生产企业,正业生物产能达到80亿头(羽)份/年。现代物流产业获得发展新机遇。中粮米业、万能仓储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6个承载企业列入“吉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北部片区,未来将成为全市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重要区域。航空产业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现已谋划收储53公顷土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相继成功举行吉林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暨低空飞行器及配套产业项目开工仪式、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吉林分会启动暨吉林低空经济·碳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拥有1个国家级孵化器
——吉林省精细化工科技企业孵化器


→拥有3个省级孵化器
——高新技术纤维科技企业孵化器
——新材料科技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电力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


→拥有3个省级产业园区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
——省级安全技术产业园
——吉林高新技术纤维(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产业园区


→拥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
——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
——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