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提出促进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在此背景下,农旅文融合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永吉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农旅文融合示范项目,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新范式,打造东北地区三产融合样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资源基础丰富。永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与生态优势。柞蚕养殖历史悠久,口前镇四间村柞蚕基地规模庞大,具备发展柞蚕主题旅游的天然条件;万昌镇作为优质稻米产区,“万昌大米”品牌享誉全国,稻作文化底蕴深厚;206省道林果产业长廊核心区的榛子种植基地,规模达500公顷,生态环境优越。此外,县域内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高,温泉、田园等旅游资源丰富,为农旅文融合项目提供了多样的发展场景。
3.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推动休闲农业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保持不断增长状态;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为6049亿元,减少28.8%,这主要受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旅游需求被抑制,使得休闲农业受到严重冲击;随着外出限制的放开,被压抑许久的旅游消费端迎来增长,进而带动休闲农业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8400亿元,成为旅游业表现亮眼的领域。永吉县规划的柞蚕生态体验园、“万昌稻乡” 田园综合体、大榛子主题休闲农庄等项目,精准契合市场需求,通过将农业生产、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建设基础条件
1.交通便利。永吉公路、铁路设施齐全,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G202、G302、吉沈高速等12条高等级公路贯穿永吉,形成公路、铁路交通网,距离适中。
2.永吉县地处东北地区重要旅游节点,周边分布着卓远温泉、北大湖滑雪场等知名旅游景区。规划的农旅文融合示范项目与周边景区形成互补联动,如柞蚕生态体验园与卓远温泉形成 “生态 + 康养” 组合,大榛子主题休闲农庄与北大湖滑雪场实现 “夏冬互补”。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供给,还能提升永吉县在东北地区旅游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
依托永吉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规划建设三大农旅融合项目,打造东北地区乡村振兴与三产融合样板。
柞蚕生态体验园:在口前镇四间村柞蚕基地,规划建设全国首家柞蚕主题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包括:柞蚕科普馆,展示柞蚕文化及生产工艺;蚕山体验区,游客参与放养、采茧过程;蚕桑工坊,体验缫丝、织造传统工艺;蚕蛹美食坊,开发蚕蛹特色菜肴。项目需投资8000万元,引入文旅开发企业运营,与周边卓远温泉、稻香田园综合体形成联动。预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蚕蛹、蚕丝被等产品直销,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
“万昌稻乡”田园综合体升级:在万昌镇吴家村“中国民商·商人第一村”基地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进行二期开发。重点建设:稻作文化博物馆,展示永吉稻作历史;智慧农业观光区,展示无人农机、航天水稻等现代农业科技;稻香民宿集群,改造20栋传统农宅为精品民宿;稻田艺术公园,创作稻田画、设置观光栈道。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高端大米溢价销售,提升品牌价值15%以上。
大榛子主题休闲农庄:在206省道林果产业长廊核心区,打造集采摘、加工体验、森林康养于一体的榛子主题农庄。规划建设:榛子采摘园,500公顷标准化种植基地向游客开放;榛子工坊,体验榛子烘焙、榛子油冷榨过程;森林树屋酒店,50栋树屋散布于榛子林中;榛子健康步道,设置5公里林间步道。项目需投资1亿元,引入专业文旅运营商管理,与北大湖滑雪场形成“夏冬互补”的旅游格局。预计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榛子产品就地转化率提升40%。
四、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永吉县商务局
联系电话:0432-64239349
传 真:0432-64239346
电子邮箱:lxy6711@163.com
初审:祝榕泽 复审:李永恒 终审:金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