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磐石市2015年
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及
青少年视力筛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将磐石市《磐石市2015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和《磐石市2015年青少年视力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确保达到项目工作预期效果。
附件1、磐石市2015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2、磐石市2015年青少年视力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磐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磐石市教育局
2015年10月9日
磐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5年10月9日印发 |
(共印45份)
附件1:
磐石市2015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按照吉林省健康教育中心文件《关于印发2015年吉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吉健字[2015]21号,我市被确定为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市。2015年磐石市继续以一小、三中两所学校为切入点,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按照吉林省健康促进学校的评价标准,制定2015年磐石市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切实提高项目校师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掌握基本知识和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熟练掌握相应处置突发事件技能,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二、项目范围
(一)以磐石市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和第一小学、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十所学校为试点学校,开展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
(二)针对师生进行洗手、刷牙、控烟、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术等技能培训,同时推广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公益广告。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熟练掌握相应处置突发事件技能。
(三)按照无烟学校标准,在磐石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小学、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等学校创建无烟学校。
三、项目内容及时间安排(2015年9月—2016年6月)
(一)在9月份召开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启动及培训会。
(二)项目培训
1、对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小、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等学校校医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继续发挥志愿者的核心作用,充当健康知识宣传员、健康行为示范员、不良习惯提醒员。
(三)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传播与干预
1、磐石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一小、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等学校师生开展洗手、刷牙、控烟、超重、视力不良等问题的培训。
2、在中学师生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术、海姆立克急救术的培训。
3、磐石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一小、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等学校利用校内视频系统播放健康教育公益广告。
4、在市区中学开展以“控烟、艾滋病、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急救常用技术知识技能培训。(要求达到全员培训)
5、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健康互动,利用召开家长会时机,邀请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配合学校对学生家长开展相应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各校成立志愿者团队。
6、继续发挥一小、三中志愿者的核心作用,带领班级同学针对重点学生和项目内容发挥宣传、示范、提醒作用。
7、第三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一小、明城、烟筒山、黑石、官马、吉昌、取柴河等学校利用班会、宣传栏开展健康知识及技能的宣传。
(四)督导检查: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育局将不定期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利用项目开展时机,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及能力。
2、学校主管领导、校医与疾控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将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将这项惠及学生的政策落到实处。
附吉林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2:
磐石市2015年
青少年视力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吉林省健康教中心文件吉健字[2015]21号文件关于印发《2015年吉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精神,我市被确定为中小学眼健康管理项目县。为了解我市学生视力健康情况,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健工作,降低近视在中小学生中的发病率,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对目标人群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特制定2015年磐石市青少年视力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目标
通过青少年视力筛查、建立中小学生视力管理系统,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控制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总体发生率。
项目范围
磐石市第三中学、实验小学、富太中心小学、富太中学、石咀镇中心小学、石咀镇中学、吉昌镇中心小学、吉昌镇中学为视力筛查项目学校。
项目内容及时间安排(2015年9月—2016年6月)
(一)在2015年10月召开视力筛查工作启动会及培训会。
(二)2015年11月份-12月份在项目校开展学生视力筛查工作。
(三)项目培训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项目校校医、班主任及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借助基层医疗机构对辖区学生开展预防近视等相关知识的讲座。提高家长预防视力不良意识,提高进一步干预的配合度。
(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传播与干预
1、对项目校师生开展视力不良问题的培训。
2、个体干预:通过医疗机构的检查,不需要配置眼镜但是有一定危险和必须配戴眼镜的同学、家长由专业的医生对其进行面对面的讲解注意事项。配戴眼镜的同学,由配镜医师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解。
3、要求各个学校在每天的上午、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各一次。
4、各个学校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开展眼睛保健讲座,指导学生如何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弱视及其他眼疾的知识,传播科学的爱眼护眼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5、家校联动,加强预防。孩子的视力事关孩子的一生,家长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及早预防和保健。积极配合学校,形成合力,严格控制青少年儿童在家作业和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势;保证学生每天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达到控制和降低近视不良发生率的目的。
6、支持性工具的发放:参加视力筛查的每位学生,每人发放一本宣 传资料,必要时发放健康支持性工具。
(五)督导检查: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育局将联合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项目收到预期效果。
四、要求:
1、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利用项目开展时机,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及能力。
2、各学校主管领导、校医与疾控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将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将这项惠及学生的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