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种参的时机有两次,一次在4月中旬,一次在10月份,种参选址是关键,坡度、土质、坡向都会影响林下参的生长。”提起人参种植,宝山乡靠山村的孙继明如痴如醉。
孙继明从29岁开始研究人参种植技术。“我就愿意和大山打交道。”孙继明笑言,踏进林区,闻着泥土的芬芳,他就觉得浑身是劲儿。为了种好人参,他到各地考察学习,和守山的大爷“套近乎”,观察人参成长环境。“靠山村林地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能形成双层遮荫,土壤有丰富的有机质,肥沃、疏松、不渍水,适合人参生长,大山里蕴藏着无穷的潜力。”
据孙继明介绍,林下参种植必须用心管理,绝不是撒下参籽便是金。每年要下菌肥,防止叶病、烂根、虫害。碰到雨季水分多了,就得及时排涝,否则人参就烂了。另外,管理投入也很大,防人偷盗是次要的,更主要是防止野猪破坏。现在,孙继明的林下参已经发展到105亩,是分批次种植的,一颗成熟的高品质野山参均价过千元。他的人参有的参龄都超过15年,他说还要再等等,林下参年头越多越值钱,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茫茫林海孕育无限生机,但时间长,费用大,不可确定因素也多。好在孙继明知道随机应变的道理,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潜心琢磨人参品种。近些年,他的林下参发展前景良好,长势喜人,一平方米面积能种植10颗人参,成活率高,很多周边县市的参农都来向他学习请教。如今,孙继明已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林下参种植“土专家”。
来源:磐石发布
初审:李广旭
复审:李治君
终审:孙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