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1日,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暨第十六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大会以“聚优质、强产业、增活力、畅流通”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强粮食产销合作,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在大会项目推介中,全国共推选六个省市及企业进行招商推介,舒兰市作为全国唯一县市代表作典型宣传推介。市长金华以PPT演示方式,在典型发言中全面推介舒兰好山好水好大米,赢得一致称赞和好评。副市长于凤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舒兰市享有“贡米之乡”“果实之城”美誉,是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被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称号。
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良好。舒兰市位于北纬44度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部与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与五常同属于拉林河灌溉水系,并位于拉林河上游;西部与长春市隔江相望,水稻灌溉水系为东北母亲河——松花江。舒兰之所以盛产粮食,与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全市林地面积2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2.3%。域内有各种药用动植物600余种,是全国唯一的长白山林蛙种苗示范基地、中国东北林蛙养殖之乡。境内水系发达,拥有大小河流65条、水库111座,水资源丰沛,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
资源丰富、粮源富足。舒兰市位于国家黑土地资源保护重点区域,土壤渗透性好、养分高、肥力强,特别适合水稻生长,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仓储能力达187万吨,可为全国粮食产销区提供优质粮源和代储服务。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7万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上万亩。“舒兰大米”先后通过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粮油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受聘担任舒兰市政府首席顾问,其科研团队与舒兰市共建北方优质稻研发中心,加速推进水稻新品种研发工作,为舒兰市水稻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舒兰大米”综合效益和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稻米产业集聚、优势凸显。舒兰市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水稻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优势,现有水稻加工企业56户、农民合作社183个、家庭农场336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6个,日加工能力1万吨。组织成立舒兰大米协会,吸纳优质大米企业入驻,对域内大米品牌进行整合,集中打造“舒兰大米”品牌,形成了品牌合力。出资1亿元组建农业投资发展公司,进一步深化“舒兰大米”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优质大米成功进军“南方航空”“一汽大众”等大型集团企业。在城区主要路段打造“舒兰大米一条街”,实现域内优质大米企业集中展示销售,形成了集聚效应。同时,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了集循环农业、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平安稻乡小镇、溪河吉米田园综合体等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水稻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真正让农户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大会期间,市长金华参加了2020吉林大米暨吉林鲜食玉米福建推介会,并与多名外地客商进行商务洽谈。舒兰市地方国有粮库与福建省厦门象屿集团签订了代存代储意向协议。
推介活动结束后,市长金华和吉林省大米协会秘书长杨文斌走进吉林大米馆舒兰展区现场参观,与参展企业深入交流。
舒兰市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要求,在舒兰大米品种研发、绿色生产、科技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提高大米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使舒兰大米不仅成为富民产业,更成为推动舒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