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及答复 首页>提案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及答复
舒兰市人民政府| 2022-01-16 15:46| 信息来源:舒兰市商务局
打印 |
字号:
舒兰市商务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第30号委员(党派团体、联名)提案的答复

  卢宝书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集中优势力量,打造舒兰大米产业集群,做优做强“舒兰大米”品牌的建议》(第30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舒兰是农业大市,具有较好的农业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绿色生态农业上聚焦发力,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兴农,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为统领,全力发展舒兰大米产业,不断提升舒兰大米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一、舒兰大米产业情况

  我市现有耕地面积14.4万公顷,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20万吨阶段水平,其中,水稻面积4.9万公顷,年产量达40万吨以上。全市水稻种植格局东西分明,东北部平安、七里、金马等乡镇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同用优质霍伦河、拉林河水系灌溉,主要种植品种有五优稻4号、吉特39、长粒香、糯稻等;西部溪河、白旗、法特等乡镇以第二松花江水系灌溉为主,主要盛产超级稻、小町米等。

  目前,我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已达57万公顷,绿色水稻生产企业(持证有效期内)18家,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4万公顷。以“润、糯、香、甜”为特点的“舒兰大米”,相继通过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南方航空公司高端大米供应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粮油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已经成为吉林大米的“白金名片”。2018年,我市被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袁隆平院士对“舒兰大米”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意担任舒兰优质水稻繁育顾问,并为舒兰题字:“中国生态稻米之乡——舒兰”,舒兰大米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为做优、做大、做强我市水稻产业,变“好米”为“名米”。2013年以来,我市借助吉林省实施“健康米”工程的机遇,顺势而上,全力推进舒兰大米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做优舒兰大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我市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将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项目和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集中投入到东部和西部优质水稻主产区。同时,我市有效发挥“以点带面,典型引路”作用,出台资金奖补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2017年至今,在平安镇、溪河镇等水稻主产区,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的高标准生态水田示范区4000亩,并积极推广稻鸭共育、稻蟹共育等绿色种养模式,有效提高水稻附加值。同时,加快平安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七里乡绿色水稻示范基地、莲花乡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水稻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二是不断提升生产加工能力,保证大米质量。做优舒兰大米产业,加工能力和质量是保障。为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市成立了舒兰大米协会,规定“舒兰大米”品牌由舒兰大米协会严格筛选授权的粮企使用,并实行动态淘汰机制,不断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和质量。制定《舒兰市大米协会章程》,按照“舒兰优质米、舒兰绿色米、舒兰有机米”3个品级,建立了《舒兰大米加工操作规程》和《舒兰大米质量标准》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加工质量,保证舒兰大米品质。2017年,我市出资成立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和净土稻心大米销售公司,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发力,搭建水稻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并在杭州建立舒兰大米直营旗舰店,进一步推动大米产业的集团化发展。同时,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舒兰大米”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提高舒兰大米质量。

  三是不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水稻附加值。做优舒兰大米产业,品牌宣传是关键。自2013年实施“舒兰大米”品牌战略以来,我市设立“舒兰大米”品牌宣传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宣传和推广。近年来,我们带着“舒兰大米”这张名片,连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举办新米上市推介会,切实提升舒兰大米在全国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我市在全国范围内投入广告宣传,先后在首都机场、珲乌高速公路、全国330个火车站等场所和大型媒体上做广告宣传,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今日头条等50多家媒体对“舒兰大米”进行了高密度集中宣传,连续三年春节期间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通过“展会、平面、电视”三结合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宣传效果。此外,我市规划建设了新政街农特产品店,吸引13户大米企业入驻,形成舒兰市“大米一条街”,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和含金量。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舒兰大米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提升。一是缺乏质量标准。我们所熟知的“五常大米”“盘锦大米”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用于规范各自品牌的产品质量。目前,舒兰大米质量标准的起草和适用性验证工作进展不快,在完成初稿后尚未开展质量标准适用性验证,到目前为止我市大米加工的质量标准尚未统一,仍执行国家通用大米质量标准。二是受市场冲击影响较大。今年受南方市场暂时性饱和等因素影响,我市水稻价格持续走低,再加上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收益总体上也在下降。三是缺少自主选育主流品种。虽然我市有2家水稻育种企业,但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品种市场占有率不高,农户还多是以种植五常稻花香品种为主,导致在销售上受其他地区的价格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下一步,我市将坚持用“全产业链”思维深度改造开发传统农业,把水稻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性产业,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舒兰大米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将其打造成为更加坚实的富民产业,使我市成为享誉国内乃至世界的“稻香名城”。

  一是突出品牌提升。深入开展舒兰大米产业提升行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建设,创新舒兰大米品牌营销理念,拓展销售新渠道,提升舒兰大米市场占有率,力争优质大米销售总量提升。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返乡创业者对“舒兰大米”品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搭建创客空间平台,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更多增值收益。进一步完善电商交易平台,扩大舒兰大米线上销售规模。

  二是突出品种调优。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加强与袁隆平科研团队合作,依托中国北方优质水稻繁育研究所,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和研发基地建设,全力研发具有舒兰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大米品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大力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突出质量提高。坚持农业绿色先行先试,全力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不断扩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规模,推进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高标准生态水田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快提升耕地地力,积极推广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新技术,保证舒兰大米品质。同时,我们将以大米协会为大米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引导我市大米企业进一步提升品牌保护意识,整体提升舒兰大米在国内粮食市场的品牌竞争力。

   

                                          

  2021年 8 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