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首页>特色专栏>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舒兰市人民政府| 2019-04-26 09:29| 信息来源:舒兰市人民政府
打印 |
字号:
八大水库平地起 造福黎民新生活(节选七):高山明珠谢家店水库

  初建:坝址石头河上游,原有谢家店屯而故名。库上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植被很好,库容开阔,主坝东端接连高山,西端与突出的孤山相接。沿岸有凤凰公社的长志、九胜、红石;金马公社的朝阳、吉兴、新立、新华;平安公社的松林、两方、光明、丰收等11个大队。有适于种水稻面积2.2万亩的土地。因无控制性水利工程,有大面积可种水田土地不能开发,依靠自流灌溉少许水田,水源还得不到保证,故建此库。




  1958年, 由中共舒兰县委组成的水利工程踏查定案小组,到此勘察水库位置时,当即选定坝址,并立即组织施工,边施工边设计。因在大跃进时期未履行审批手续,由舒兰县自行决定。总库容124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50万立方米,设计效益1.83万亩,土坝高14米,按97.7米高程淹没耕地110亩,林地500亩,迁移55户,245口人,拆民房45栋,计165间,全部自凤凰公社给予安排住房与解决耕地,国家未付报酬。
  施工任务由平安大公社、凤凰公社和金马公社负担。成立施工指挥部。秋季开工,农闲突击动员800名民工,50台大车。农忙时用专业队350名民工和30台大车,常年施工。由1958年9月开工到1960年春季完成主坝,坝高6米,长310米,1958年合龙蓄水。因冬季施工质量不佳,1959年春天被桃花水冲毁,在冲毁处用柳条压坝蓄水,1959年灌溉水田5350亩。到1962年柳条坝被冲毁,水田减为1950亩,至1964年坝又修复,又升到5350亩。造成产量不稳不高。为此受益单位积极要求续建此库。
  1964年由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设计,年底经市局批准。列为1965年农田水利补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标准按:总库容42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500亩,枢纽工程由土坝、溢洪道和灌溉涵洞组成。淹没面积2100亩,其中耕地375亩,林地100亩,房屋20间。
  土坝分主坝和副坝。主坝位于主河道处,坝顶高程99.17米,最大坝高11.5米,坝长360米,在原有土坝基础上加高培厚,采用粘土斜墙坝,坝顶宽3米,前坡干砌石护面。溢洪道最大泄洪量101立方米/秒。泄洪渠和灌溉渠组成,全长70米,最大泄洪量12.1立方米/秒。
  续建工程由县人委成立谢家店水库工地指挥部,施工任务由3个受益公社按设计效益面积比例分摊,公社在工地有施工营部。施工从1965年1月1日开工,常年施工人数在400人左右,大车30台。农闲突击施工人数达1500人左右,大车百余台。开工当时工效很低,7月份以后落实了工程任务,明确了交工时间。规定了民工报酬比在生产队的劳动力每天多记三分工。受益队补助3角,非受益队补助7角钱,每定额工补助粮食0.65公斤。因此工效明显提高。到11月5日,三大件工程基本结束。
  1966年5月初工程全部结束。施工期间,省、市水利局领导和水利技术人员多次到工地检查,县委和县人委领导不断到工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工程进度较快。经过15个月的施工,按设计标准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续建工程共完成土方7.5万立方米,石方4074立方米,浆砌石1474立方米,混凝土492立方米,清库容 1300 亩。共用人工日:平安公社用88191个,金马公社用65079个,凤凰公社用37019个,共使用国家资金19.6万元,其中5万元为贷款。因国家举建,故划为国家管理。
  扩建设计:水库自续建后,下游灌溉面积连年增长。1970年实测面积达1.24 万亩,1972年达1.55万亩,该水库仍保持平均1.2万亩水田的用水。据1970年灌区委员会调查,本县内尚有 0.37 万亩荒地0.71万亩电灌宜种水田的潜力。又由于工程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十多年来一直列为险库。为此舒兰县革命委员会于1976年以27号文件向省革委会报告,呈请对此库在安全加固同时由小(一)型扩建为中型水库。
  2010 年,对该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正常库容338万立方米,最大库容47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165万元。可灌溉水田面积1280公顷。流年的痕迹中淡了许多本该深刻的事,岁月的沧桑改变不了青春的情,我们就这样,就这样平静的度过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