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人民政府| 2018-12-21 09:54| 信息来源:舒兰发布
打印 |
字号:
碧水映蓝天 ——舒兰大力开展河长制工作纪实

 

 

吉林日报农村版


碧水映蓝天

——舒兰大力开展河长制工作纪实

 






  初冬,舒兰市细鳞河,一束阳光洒在薄薄的冰面上,折射出晶莹剔透的光芒。三两行人在连馨桥上悠闲地散步,不时抬起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享受着美好的光景……如果要问这拾来即景的河光山色如何获得?那还得从舒兰市河长制工作中找到答案。
  舒兰市水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5条、总岸线长1233公里、总流域面积8762平方公里。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在交织辉映的河湖之间,数百名“河长”用铿锵有力的脚步换回了水更清、岸更绿的美好风光。



推动河长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上下以‘高起点决策、高质量推动、高标准整治、高品位打造’为标准,全面推动河长制的落实。”舒兰市河长制办公室刘炯光说。
  顶层设计,高起点决策部署。河长制全面实施后,舒兰市迅速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确定了市、乡、村各级河长314名,累计开展巡河7500余次。
  横向联动,高质量推动落实。舒兰市采取“块块管理、条条指导、一级抓一级”的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水利、公安、环保、住建、农业、畜牧等部门协同联动,开展部门联合专项检查5次,织密了纵横交错的治理网。
  综合施策,高标准整治提升。舒兰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解决乡镇所在地垃圾清运问题,先后配备18名河道警长、453名河道保洁员、262名党员志愿者,实现河内水生态与岸上环境同步治理的措施办法。同时,充分利用域内宣传平台做好河长制宣传工作,固定宣传牌300余处,发放宣传单5000余张。
  统筹结合,高品位打造亮点。舒兰市大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了细鳞河左右岸及下游亲水景观路。在域内亮甲山水库、新安水库、鹭岛桦林湾等山水相依、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水域,集中打造水利旅游风景区,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今年11月,新安水库成功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为舒兰市继亮甲山水库、沙河水库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全民治理确保河岸清河水净



  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舒兰市按照“一河一策”全面开展河湖名录编制。开展野外测绘、地形图收集、村界图获取,以“五个清单”为核心,以“简洁、实用”为原则,完成了域内51条四级以下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工作,按河情施策,差异性管理。同时,积极开展信息平台建设,与省、吉林市河长制信息系统全面对接,建立了河长制工作QQ群、微信群,使河长制工作向“智慧”模式发展。“今天的巡河工作已经完毕,没有发现垃圾。”11月23日,舒兰市拉林河河长刘乐武在河长制微信群中发了实时动态。“互联网”的嵌入,使工作信息随时上传下达,拓展了交流阵地。
  在舒兰,不仅为河流配了河长,还把河长制和保护水生态写入了村规民约。同时,还在逐步探索设立“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河小二”等岗位,提高群众参与度,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通过河长制的不断深入开展,带动了全社会参与治水、护河意识,很多企业、养殖户、村民、市民都踊跃争当“民间河长”。
  “我每天就当锻炼身体了,在河边巡查,既强健了身体,又保护了环境,还为子孙后代造了福,非常有意义。”舒兰市平安镇双河村村级河长尤双印说。

 

筑牢爱河护河层层堡垒



  为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舒兰市创新探索“党建+河长制”模式,通过开展以“奉献水利党旗红,联创共建当先锋”“河道内垃圾集中清理‘攻坚月’”等专项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建设在护河治水、建设人水和谐美丽舒兰中的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我们身为水利人,又是党员,首先就应以身作则,给普通百姓做出典范,与大家一起为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市做出贡献。”舒兰市水利局周驰说。
  工作模式的创新,使组织堡垒不断增厚,党员示范作用不断变强,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通过开展护河、清河、治河专项治理,舒兰市已累计依法关停取缔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养殖企业37户,完成477户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乡镇粪污集中处理场6个,有效解决了农村畜禽粪污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采取分片逐户企业摸查和沿入河排污口追根溯源相结合的方式,对河流沿线的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检查,封堵排污口共14处。全面开展河道整治专项行动,对堤防、河流水域岸线生活垃圾等进行了彻底清理。累计出动各种机械车辆1000余台次,人工2000余人次,清理各种垃圾8000余立方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投入100余万元,大力实施江河绿化工程,对境内松花江、霍伦河河岸两侧进行清理和美化,沿河种植各类树木2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