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迅速建机构保障
河长制全面实施后,舒兰市迅速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了县(市)、乡镇、村社各级河长314名,河长累计开展巡河7500余次。
横向联动,高质量推动落实。采取“块块管理、条条指导、一级抓一级”的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水利、公安、环保、住建、农业、畜牧等部门联动机制,开展部门联合专项检查5次,织密纵横交错的治理网。
综合施策,高标准整治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解决乡镇所在地垃圾清运问题,先后配备18名河道警长、453名河道保洁员、262名党员志愿者,实现河内水生态与岸上环境同步治理。
统筹结合,高品位打造亮点。大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了细鳞河左右岸及下游亲水景观路;在亮甲山水库、新安水库、鹭岛桦林湾等山水相依、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水域,集中打造水利旅游风景区,促进了水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
因河施策保岸清水净
“一河一策”开展河湖名录编制。完成了域内51条四级以下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工作,根据河情施策,采取差异性管理。
建立巡查检查机制,认真落实巡河制度。对全市河流逐段巡查检查,做到全流域、全时段、全覆盖。市级总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巡河调研、督查检查、解决难题,形成“头雁效益”、发挥示范作用。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尽责,当好所负责河流治理的“领队”,共开展巡河650余人次,并按要求填写《河长制巡河记录》,使全市河流面貌及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把保护水生态写入村规民约,并逐步探索设立“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河小二”等岗位,把群众从水生态的旁观者变成水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带动全社会参与治水、护河。在舒兰,很多企业、养殖户、村民、市民都踊跃争当“民间河长”。
党建统领筑基层堡垒
创新探索“党建+河长制”新模式。通过开展“奉献水利党旗红,联创共建当先锋”“河道内垃圾集中清理攻坚月”等专项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护河、治水中的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搭建信息平台,强化宣传带动。积极开展信息平台建设,与省、吉林市河长制信息系统全面对接,建立了河长制工作QQ群、微信群,使河长制工作向“智慧”模式发展,使工作信息随时上传下达,拓展了交流阵地。充分利用舒兰发布、政府网站等平台宣传河长制,全市乡(镇)街沿河重点桥梁、村屯安装防护网2.45万延长米,通过防护网的安装全面遏制了群众往河道乱扔、乱到各种垃圾废弃物。
真抓实干 成果显著
治水先治污,治污要彻底。舒兰市从源头治理入手,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成果显著。
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治理。依法关停取缔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养殖企业26户。完成493户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乡镇粪污集中处理场4个,有效解决了农村畜禽粪污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
开展排污口专项治理。组织水利、环保、住建等相关部门联合排查,封堵排污口14处。
开展河道专项治理。在河道整治专项行动中,累计出动各种机械车辆800余台次,人工1000余人次,清理各种垃圾5600余立方米。
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治理。制定《舒兰市2018年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5次,对松花江、拉林河、细鳞河、霍伦河等重要河道进行了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执法车辆11台、铲车3台、翻斗车30台,查处取缔非法采砂场5处,整顿违规滥采行为26起,查封非法采砂石料1.3万立方米;查处细鳞河平安镇肖家船口沙场,现场扣留运砂车1辆、铲车1台,形成了强大的威慑。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2018年推广有机肥施用面积4万亩、飞蛾诱捕器7.5万亩、赤眼蜂防治二化螟10万亩。全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已回收7.2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开展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沙河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底部清淤工程90%;完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在线设备更换;完成了顺水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霍伦河新安段治理等工程;新安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已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第十八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吉林地区是唯一一个。
开展江河绿化。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投入100余万元,大力实施江河绿化工程,对境内松花江、霍伦河河岸两侧进行清理和美化,沿河种植各类树木20公里。
舒兰市坚持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因河施策、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河长制工作行动能力,使河长制工作在省市多次督查检查中获得一致好评,使舒兰市距“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愿景渐行渐近!
行动迅速建机构保障
河长制全面实施后,舒兰市迅速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了县(市)、乡镇、村社各级河长314名,河长累计开展巡河7500余次。
横向联动,高质量推动落实。采取“块块管理、条条指导、一级抓一级”的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水利、公安、环保、住建、农业、畜牧等部门联动机制,开展部门联合专项检查5次,织密纵横交错的治理网。
综合施策,高标准整治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解决乡镇所在地垃圾清运问题,先后配备18名河道警长、453名河道保洁员、262名党员志愿者,实现河内水生态与岸上环境同步治理。
统筹结合,高品位打造亮点。大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了细鳞河左右岸及下游亲水景观路;在亮甲山水库、新安水库、鹭岛桦林湾等山水相依、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水域,集中打造水利旅游风景区,促进了水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
因河施策保岸清水净
“一河一策”开展河湖名录编制。完成了域内51条四级以下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工作,根据河情施策,采取差异性管理。
建立巡查检查机制,认真落实巡河制度。对全市河流逐段巡查检查,做到全流域、全时段、全覆盖。市级总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巡河调研、督查检查、解决难题,形成“头雁效益”、发挥示范作用。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尽责,当好所负责河流治理的“领队”,共开展巡河650余人次,并按要求填写《河长制巡河记录》,使全市河流面貌及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把保护水生态写入村规民约,并逐步探索设立“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河小二”等岗位,把群众从水生态的旁观者变成水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带动全社会参与治水、护河。在舒兰,很多企业、养殖户、村民、市民都踊跃争当“民间河长”。
党建统领筑基层堡垒
创新探索“党建+河长制”新模式。通过开展“奉献水利党旗红,联创共建当先锋”“河道内垃圾集中清理攻坚月”等专项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护河、治水中的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搭建信息平台,强化宣传带动。积极开展信息平台建设,与省、吉林市河长制信息系统全面对接,建立了河长制工作QQ群、微信群,使河长制工作向“智慧”模式发展,使工作信息随时上传下达,拓展了交流阵地。充分利用舒兰发布、政府网站等平台宣传河长制,全市乡(镇)街沿河重点桥梁、村屯安装防护网2.45万延长米,通过防护网的安装全面遏制了群众往河道乱扔、乱到各种垃圾废弃物。
真抓实干 成果显著
治水先治污,治污要彻底。舒兰市从源头治理入手,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成果显著。
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治理。依法关停取缔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养殖企业26户。完成493户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乡镇粪污集中处理场4个,有效解决了农村畜禽粪污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
开展排污口专项治理。组织水利、环保、住建等相关部门联合排查,封堵排污口14处。
开展河道专项治理。在河道整治专项行动中,累计出动各种机械车辆800余台次,人工1000余人次,清理各种垃圾5600余立方米。
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治理。制定《舒兰市2018年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5次,对松花江、拉林河、细鳞河、霍伦河等重要河道进行了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执法车辆11台、铲车3台、翻斗车30台,查处取缔非法采砂场5处,整顿违规滥采行为26起,查封非法采砂石料1.3万立方米;查处细鳞河平安镇肖家船口沙场,现场扣留运砂车1辆、铲车1台,形成了强大的威慑。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2018年推广有机肥施用面积4万亩、飞蛾诱捕器7.5万亩、赤眼蜂防治二化螟10万亩。全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已回收7.2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开展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沙河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底部清淤工程90%;完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在线设备更换;完成了顺水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霍伦河新安段治理等工程;新安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已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第十八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吉林地区是唯一一个。
开展江河绿化。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投入100余万元,大力实施江河绿化工程,对境内松花江、霍伦河河岸两侧进行清理和美化,沿河种植各类树木20公里。
舒兰市坚持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因河施策、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河长制工作行动能力,使河长制工作在省市多次督查检查中获得一致好评,使舒兰市距“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愿景渐行渐近!
![]() ![]() |
网站地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