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役军人,现任舒兰市滨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科负责人。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被分配到街道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看似简单的分发物资工作,却是保障一线工作的重中之重,24小时待命,时刻保障一线物资供应充足。
“紧急通知:街道全体干部带好日常随身物品,立刻来街道待命!”“收到!”……3月9日凌晨,街道微信群里不断传出提示音,我从睡梦中惊醒,猛地坐起来查看消息,随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凌晨3点半,我早早来到卫校领取防疫物资,并将防疫物资发放到核酸检测点防疫工作人员手中。“海涛,金亿城核酸检测点缺少管码。”“收到,马上送去。”“泓林小区检测点没有封箱码了。”“好的,稍等。”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焦急的呼唤声,我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核酸检测点送物资,常常忙到忘记吃饭。每轮核酸检测完毕后,还要回到单位整理剩余物资,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
虽然已脱下军装,但军人坚毅、果敢的本色早已刻在我的心中。有两次核酸检测完毕后,某检测点试剂管破损,需要重新核实居民信息并采样,我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系社区寻找居民,组织医护重新采样,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工作,保证了核酸检测数据准确。
“越是危险的地方,退役军人就要第一个冲上去。”3月13日晚,我在高速路口迎接返舒学生,在寒冷的夜风中等待近半个小时后,大巴车终于驶进舒兰高速路口,在完成消杀后,我将4名返舒学生接走。看到学生们满怀期待的双眼,我知道他们早已归心似箭,在安全地把4名学生送到父母身边后,我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人问我累不累,我总笑着说“不累,服役时,艰苦训练;退役后,也要本色不褪,尽我所能为群众服务。”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2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同事们迎着风霜雪雨,披着日落星月,虽苦犹乐。在这些日子里,我看见了大家同舟同济的样子,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舒兰市滨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科负责人 赵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