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人民政府| 2014-04-17 10:02|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打印 |
字号:
关于舒兰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按照市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市财税工作紧紧围绕 “三年看舒兰”目标, 认真实施财政管理改革,努力增收节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任务,财政预算执行取得了较好成果。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2013年,全口径财政收入85 129万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08.7%,比上年增加12 059万元,增长16.5 %。剔除一次性因素,可比口径增长6.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7 2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1%,比上年增加12 240万元,增长22.2%。剔除一次性因素,可比口径增长12.4%。几项主要收入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收入87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63.3%,比上年下降22.7%。
营业税收入11 42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04.2%,比上年增长32.4%。
企业所得税收入12 1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91.2%,比上年增长19.0%。
耕地占用税收入11 1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47.9%,比上年下降4.7%。
行政性收费收入295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73.0%,比上年增长78.9%。
2013年,全市财政收入总计315 417万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7 298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142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47 86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1 42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3 400万元,省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287万元。
2013年,全市财政支出264 325万元(预计数,下同),占年度预算安排的94.3%,比上年增加8052万元,增长3.1%。主要是工资性增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新农合财政补助、廉租房配套支出增加较多。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 8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85.6%,比上年增加373万元,增长2.1%。
公共安全支出10 1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12.6%,比上年增加991万元,增长10.8%。
教育支出55 88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19.7%,比上年增加740万元,增长1.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5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55.7%,比上年减少1191万元,下降3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 40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00.5%,比上年增加1744万元,增长3.9%。
医疗卫生支出35 7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07.1%,比上年增加7141万元,增长25.0%。
节能环保支出56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52.6%,比上年减少4982万元,下降46.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 7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79.7%,比上年增加5134万元,增长29.1%。
农林水事务支出32 8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76.7%,比上年增加6015万元,增长22.4%。
交通运输支出757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96.7%,比上年减少2174万元,下降22.3%。
2013年,全市财政支出总计315 417万元。其中,本级当年支出208 621万元,一次性追加专项支出41 4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4 304万元,专项上解省支出6770万元,调出资金222万元,省政府债券转贷支出140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2 696万元。
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后,财政收支为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3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32 508万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204.1%,比上年增加10 124万元,增长45.2%。主要是项目建设实现的土地出让收入增加较多。全市基金预算支出27 79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安排的171.9%,比上年增加6800万元,增长32.4%。主要是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地拆迁补偿支出较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收入53 038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32 50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 570万元,调入资金22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9738万元。基金预算支出53 038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支出27 79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2365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79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0 083万元。2013年,全市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后,基金收支为平衡。
一年来,为确保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市政府在强化财税管理上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狠抓增收工作,财政收入实现增长
2013年,为实现财政收入增收,一是加强了收入征管,将各月收入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明确了各征收部门和责任单位任务及责任;二是强化了收入调度工作和部门协调配合,及时解决税费征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完善了乡镇财源建设和组织收入的职责,实行“确定收入基数,据实考核认定,超收共享分成,严格兑现奖惩”的收入管理办法,强化对各乡镇财源建设和收入考核。四是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规范各项非税收入管理,从源头控制非税收入征缴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
(二)大力培植财源,支持经济发展
支持经济开发区和城北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及时解决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基础项目建设资金需要,改善了招商环境和硬件设施。发挥资源枯竭型城市资金使用效益,切实解决了城市路网建设、校舍维修、卫生院扩建等工程需要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对企业的技改项目补助、贴息扶持等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扩大生产搞活经济。全力保障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资金需要,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经费保障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开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贯彻公益岗位开发、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就业政策,支持创业就业,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企业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确保了优抚对象、五保供养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的及时发放,实现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偿机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落实了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名学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保障机制,支持了校舍维修及锅炉改造和薄弱校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筹措拨付资金开展保障性住房、“暖房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群众居住条件和饮水安全问题明显改善。
(四)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推进以增产千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筹措拨付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一汽汽车下乡补贴,拉动农村消费。以粮食直补资金做担保,为农民提供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保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落实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
(五)深化改革创新,财政管理取得新成效
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将全市未参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部分中、小学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等单位纳入到改革中,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纵向到底”,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及公务卡改革步伐。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以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评价为框架,以资源枯竭资金绩效评价和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为重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市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落实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搭建舒兰市非税管理系统平台,清理收费项目,提高收入质量,促进财政增收。建立和实施财政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财政机关内部管理改革,规避财政风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对专项资金、民生资金的监管,开展了对中央预算内支出项目、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排污费收支及使用情况检查工作。根据检查出的问题向被检查单位提出了整改建议,严肃了全市的财经纪律,财政监督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加强会计工作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度,确保符合要求的企业全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将舒兰矿业集团做为企业年报分析监管单位,做好企业年报分析监管工作。落实《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培训工作。
规范投资评审工作,以深化项目预算审核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采分离”,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程序及运作。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源结构单一,增收潜力不足,后续财源增长乏力;二是财政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困难未得到根本缓解,全年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较大;三是部分政府性债务已到还本付息阶段,偿债压力大。这些在发展中显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财政工作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克难攻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全市财政工作新跨越。现依据全市明年经济总体发展指标,对全市财政收支预算进行了安排。
(一)公共财政预算
2014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62 899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47 600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0%。
几项主要财政收入安排情况是:
增值税收入8500万元,比上年下降2.7%。
企业所得税8130万元,比上年下降32.9%。
个人所得税3393万元,比上年增长7.0%。
营业税收入10 000万元,比上年下降12.5%。
行政性收费收入1396万元,比上年下降52.8%。
2014年,全市财政预算总收入239 958万元(不含执行中省追加一次性专项补助)。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7 600万元,返还性收入413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31 055万元,省专项补助收入14 46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2 696万元。
2014年,当年本级支出安排177 939万元(不含执行中省下达一次性专项补助支出),比上年预算减少422万元,下降0.2%。主要是上年预算安排的普九化债等一次性支出项目减少;增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教育、公益岗位工资等地方配套支出。
几项主要财政支出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 691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2.1%。
公共安全支出851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8%。
教育支出45 63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4%。
科学技术支出2056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8.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8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0.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 33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6%。
医疗卫生支出26 69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3%。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 126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0.6%。
农林水事务支出10 08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3%。
交通运输支出79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7.8%。
2014年,全市财政预算总支出239 958万元。其中,当年本级支出177 939万元,省下达一次性支出14 468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2 69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630万元,调出资金225万元。
全市财政预算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后,财政收支为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4年,当年基金收入计划16 450万元,比上年减少16 058万元,下降49.4%。当年基金支出计划16 67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05万元,增长3.1%。基金预算总的平衡情况是:基金总收入36 758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16 45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0 083万元,调入资金225万元。基金总支出36 758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支出16 675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0 083万元。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后,基金收支为平衡。
2014年,我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要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财政收支任务,需要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调整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落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半征收小微企业所得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增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经济稳步发展;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投资支持、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激励性方式,促进我市经济实现增长,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
(二)强化收入征管工作,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收
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深入挖掘税收潜力,完善奖惩机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二是完善“以票管收、以票治费、源头控收”工作机制,确保实现的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全面协调,部门联动,开展以综合治税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乡镇房地产欠税清收、主城区房屋租赁税收、土地使用税等薄弱环节的治理,确保综合治税实现新突破。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强化对各乡镇财源建设和收入考核,确保乡镇政府抓收入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五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努力培植税源,确保民营经济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撑。六是全力做好向上级争取资金工作。继续加大对财力性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为我市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积极支持“一区三园”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区承载能力,优化企业落户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开展,巩固经济发展平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支持职校和学前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特殊群体就业和全民创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低保、优抚和五保对象补助标准,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助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暖房子”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群众居住和生产条件。支持科技、文化、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落实惠农政策,做好财政支持三农工作
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建设,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作用。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落实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拨付农作物良种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深入开展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加大财政扶贫开发力度,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扎实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事事业建设项目。
(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将预算支出编列到“项”级科目和具体项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强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实施。通过抓制度建设、抓试点扩面、抓资金监管等多种措施,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和绩效评价试点范围,拓展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预算安排的资金除法律法规规定之外,应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禁财政资金在单位零余额帐户和基本帐户间的划转,逐步撤销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以外的其他帐户。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制度,逐步形成符合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的国库集中支付的监控标准和项目,使动态监控管理能够充分有效发挥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作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务卡施行的试点工作。四是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非税收入范围,规范非税收入程序,实行“执收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网络系统收缴方式,确保资金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财政汇缴专户。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巩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参保率和财政补助标准。六是严格政府采购。试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加强政府采购检查,禁止擅自自采、先采后报和一切回避政府采购的行为,依法维护政府采购秩序。七是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完善预算信息公开机制,规范预算公开内容和程序,积极稳妥做好“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工作。
各位代表,2014年我市的财税工作,要按照市委全委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积极采纳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财政政策,做好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舒兰市财政局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