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人民政府| 2024-05-21 09:38| 信息来源:舒兰发布
打印 |
字号:
舒兰市小城镇“纺”出乡村振兴“大图景”

   走进舒兰市小城镇四合村轻纺加工厂,伴随着机器的运转,一件件精致的仿真松树和箱包逐渐成型,一批批品质上乘、制作精美的轻纺产品正“整装待发”。


  四合村轻纺加工厂是舒兰市2023年谋划的重点培育项目,加工厂以“三资”清理出来的“村小”作为场地,以“村集体资金+个人投资+村民入股”的方式运营。目前,工厂内建有仿真树生产线2条、箱包生产线1条,带动30余名周边农户就业。
  2024年,四合村轻纺加工厂扩大了生产规模,二期新建了960平方米的厂房,增加了设备数量。全年计划生产18万棵仿真松树、20万个箱包,吸收员工100人,产值预计208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利润100万元。
  谈起创办轻纺加工厂的初衷,四合村党支部书记赵井东说,四合村南阳屯是省内知名的赴俄劳务输出基地,很多赴俄务工人员都在莫斯科大市场从事箱包批发,货源大多来自国内白沟、义乌等地。与其在外寻找货源,不如在家乡建厂生产,这样的想法在南阳人心里愈加强烈。
  舒兰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推动四合村轻纺工厂落地投产。2023年初,舒兰市派出考察团赴白沟、义乌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并结合四合村实际,最终决定前期发展代加工,同步建厂生产自创品牌箱包的发展模式。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一座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轻纺加工厂落户四合村。投产后,仅2023年下半年,工厂实现产值540万元,纯利润达36万元。
  随着销路的打开、订单的不断增多,四合村轻纺加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农闲时被吸纳到厂里打工。“在箱包厂打工,月收入有3000多块钱,能增添些额外收入,离家也近。”小城镇四合村村民陈云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