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人民政府| 2025-08-01 08:46| 信息来源:舒兰融媒
打印 |
字号:
小课堂讲大道理 舒兰溪河党员教育有声有色

   连日来,舒兰市溪河镇以“家门口”教学点为阵地,聚焦理论铸魂、廉政润心、文化聚力,为党员量身定制“充电套餐”,以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在溪河镇松凤村,一场接地气的“家门口”党课火热开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福云用“土话”讲政策,用实例讲变化:“咱们村的凤凰山旅游景区项目,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魏福云细数近年来松凤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变化,让在场党员明白“大政策”与“小日子”的紧密关联。
  紧贴群众需求,是溪河镇打造“家门口”教学点的出发点。全镇因村施策,将理论学习、实践探讨、经验交流融为一体,为无职党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载体。党员们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围绕民宿经营、有机种植等话题各抒己见,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把学习落到实际行动。
  同时,溪河镇把廉政教育纳入教学重点。在舒兰站村,党员集中观看纪录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以直观方式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的变化。镇纪委结合村内典型案例,剖析问题根源,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自觉营造清正廉洁氛围。
  文化传承同样融入教育课堂。在溪河村民俗博物馆,老物件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党员们在煤油灯下翻“老账本”、在旧农具前忆艰苦岁月,感悟奋斗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依托教学点,党员组建“老物件守护队”,讲好身边故事,传承乡土精神,把乡村记忆一代代传下去。
  如今,溪河镇依托“家门口”教学点,推行“干部带头讲、书记现场讲、典型示范讲”机制,把党的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党员群众身边。
  初审:蔡晓雨  复审:常伟  终审:杨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