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人民政府| 2018-06-06 09:09| 信息来源:舒兰发布
打印 |
字号:
吉林市“只跑一次”改革简报 第29期
      【按:5 月 7 日,我市召开“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座谈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市“跑改办”主任毕克千就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工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市跑改办进行了摘要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跑一次”改革的目的,就是给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最快捷、最高效的服务。如果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办什么事多、办什么事难,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在自说自话、自拉自唱。只有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想问题,用群众观点研究问题做事情,才真正叫“以人民为中心”。认识是否到位,关键在 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得牢不牢。
      第二,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深入研究分析事项梳理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一方面,要清楚掌握哪些事项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到底哪些事项群众直接到 1 个部门、1 个窗口就可以办结,不需要再找其他部门;哪些事项需要到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去办。对这些基础数据要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好办的事不用研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把过去需要到处跑的事研究成“只跑一次”,才是我们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要清楚掌握事项的办理频次。必须要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掌握主攻方向,明确任务目标。把高频的事项作为重点,高频事项实现“只跑一次”,老百姓才能感受到,获得感才会强。市本级梳理出的 4016 个事项,有的一年可能办 8 万件,有的一年就办 10 件,差别非常大。市公安局梳理出 547 项,交通局 445 项,工商局 256 项,一定是老百姓办事的大户。市直 78 家部门(单位)中有 16 家,不可再分事项多都在 100 项以上,有的接近 100 项,这些都要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所谓大数法则和ABC 管理,就是要突出重点。同时,要想把工作做实,必须先把工作做细,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了,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第三,创新服务方式,让群众和企业迅速感受到改革的成效。一是探索解决不动产转移登记集成服务的问题。事项集成之前银行负责收费,税务负责缴税,房产需要查档、签合同等,每个窗口都得排一次队。研究后,跨部门把国土局不动产登记、房产、地税、银行集成到一起,推动不动产转移登记实现“统一受理、只跑一次”。这件事一年有 16 万的办件量,一天是 2000 人出入, 集成后意义重大。二是探索解决住房公积金集成服务的问题。集成前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需要往返公积金、银行、不动产跑半个月,有时接近一个多月。跨部门把住房公积金、国土局不动产登记、房产、银行集成到一起后,“只跑一次”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业务。类似这种办件量大的事,还有医保、社保、车辆登记、出入境、交通运输、市场的准入退出等都要按这样的思路研究。特别是在信息化系统没有开发投入运行的情况下,就要研究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集成服务。三是探索解决信息查询和证明开具等便民服务问题。住房公积金要实现“只跑一次”,需要人民银行出具征信查询结果。研究后,把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终端迁移到公积金,老百姓不需要来回跑。后来考虑各个部门还有一些查询系统,研究在市政务大厅设置“信息查询和证明开具”自助服务区,协调市公安、国土、房产、社保、医保(人社)等部门在大厅一楼布设自助查询、证明开具、自助取护照、签证等设备,提供便民服务。这些办法并不复杂,关键要有人研究。四是探索拓展基层便民服务的问题。借鉴长春市审批材料送达服务流转的经验,市里正在研究,依托 EMS 快递服务网络,探索推行“基层受理+分级分类办理+快递物料流转”服务模式,对群众和企业 办理事项,就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办事大厅受理,通 过 EMS 物料流转,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只跑一次”。会后,大家要研究抓好“就近办、方便办、马上办”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医保、社保、房产、不动产、民政、教育、卫生等领域自助查询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
      第四,注重体系打造,形成科学规范的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做好事项梳理、指南编制等基础工作后,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下来。同时,要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市级层面按照国家的规范和 省里的要求已经梳理出了拟出台制度目录清单,各县(市)区、 开发区也要研究自身的制度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工作规范类制度,主要是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解决标准 化的问题;二是业务管理类制度,主要是解决怎么管控的问题。现在看,“只跑一次”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时间非常紧迫,难度很大,大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抓紧时间谋划推动, 研究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