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动产登记实行“六个一” 集成服务模式
通过流程再造、深度整合、人工集成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我市率先启动“一门、一站、一号、一窗、一网、一延”的“六个一”集成服务模式,不动产登记“只跑一次”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涉及不动产登记业务中 76 项事项,已实现全业务、全过程“只跑一次”。
“一门”,就是办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只进一扇门。通过科学规划大厅布局,优化整合业务窗口,全面完备受理业务,使群众和企业只要进入不动产登记大厅,就可以办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享受相关的所有配套服务。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将与不动产登记业务有关的国土、房产、地税、物价、测绘、公证、邮政、银行 8 个部门统一派驻市不动产登记大厅办公,并根据业务需要,科学设臵个人和企业的不动产登记、房产备案、公证、物价、税费缴纳等各类业务办理窗口,进而实现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只进一扇门。
“一站”,就是业务咨询享受“一站导引”式服务。将多部门一次性告知整合为不动产登记全流程一次性告知,并在登记大厅显要位臵设臵了由不动产、房产、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一站式” 综合业务咨询导引服务台,解答所有涉及不动产登记、房产备案、缴纳税费等相关问题,并提供咨询、预审、导办服务,做到咨询答复一口说清、材料和流程一次性全部告知。同时,对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还提供领办服务。
“一号”,就是办理一项综合业务只取 1 个号、只排 1 次队。变多项业务、多次取号、多次排队为一项综合业务取 1 个号排 1 次队, 实现全链条衔接,大幅缩短群众多个窗口重复排队、来往等候办理时间。完善取号系统,并由专人根据申请人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及业务人员预审结果分类发号,实行身份证实名取号,有效避免“黄牛”倒号、群众盲目跑、来回跑现象发生。推行微信叫号,通过微信实时发送信息,提示服务对象需等候的办件人数与大致时间范围,帮助服务对象合理安排等候时间,避免发生排过号现象;精准推送受理窗口信息, 方便办事群众快速查找定位,到相应窗口办理业务;通过点击微信详情,可以提醒办事群知道所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及时补充,避免因携带申请材料不齐全办不了相应事项 ,最大限度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前,申请人要在三个部门窗口分别办理交易备案、缴税、不动产登记业务,重复排队取号,至少 2 个小时才能办结;改革后,通过窗口整合,申请人只需要取 1 次号、排 1 次队,最长不超过 40 分钟就可以办结。
“一窗”,就是“一件事”在 1 个综合窗口就能办结。优化整合关联业务窗口,将个人住宅补办出让审批流程、房产交易备案、税费缴纳、不动产登记业务整合,实现大厅事项“一窗式服务”;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业务申请、受理、审批等环节进行删减、合并,一套申请材料部门间实行内部流转,档案信息由申请人提供调整为工作人员内部查询,取消申请材料复印件要求,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现办理的无缝对接,压缩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将土地出让金、税费、登记费由整合后的一个窗口、一次性统一收取,避免申请人多次缴费。将土地使用权划拨补办出让审批流程嵌入不动产登记流程中,同步合并办理,30 分钟内即可办结。
“一网”,就是用互联网办理多种业务、享受多种服务。探索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搭建大数据交换平台,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开发建设网上受理申请的政务服务系统,有效促进数据资源的集中统一和互联共享,并通过自助终端、互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手段, 实现了办件进度查询、档案查询、网上预约受理,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大厅内分别设立了自助查询服务区,申请人可自助查询不动产登记、房产合同备案及缴税方面的法律法规、房产合同备案信息、不动产登记结果及业务办理进度,并自助打印结果。开通网上预约受理服务,申请人可通过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或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受理时间,在预约时间内无需等候直接到窗口办理。推进不动产登记业务“线上预审”工作,对预审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纸质材料后可即时登记发证。在受理窗口推行 POS 机刷卡缴费方式,开通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功能,打通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延”,就是拓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长度。一是探索跨部门服务。借助市住房公积金大厅,采取委托办理方式,群众在办理公积金贷款等相关业务时,就能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与银行合作,在建设银行设立由不动产和房产共同组成的不动产抵押业务受理处,群众可以在办理借款合同、抵押合同面签的同时,就近申请办理抵押登记业务。二是推出快递领证。与邮政速递公司合作,开通不动产权证书免费邮寄业务,申请人可以自愿选择亲自领取证书或邮寄送达。三是推进同城通办。在经开区设立不动产和房产联合办公的分中心,全口径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同城通办。四是实施流动服务。建立乡镇流动不动产登记大厅,深入到城区 24 个乡镇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服务,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办证需求。五是开展上门服务。设立“绿色通道”窗口,为重点项目、现役军人、老幼病残孕、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等服务对象提供上门服务,实现“零跑腿”。
通过集成创新、启动实施“六个一”集成服务模式,我市不动产登记“只跑一次”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改革前,申请人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在税务、房产、不动产、国土资产等多个部门多个窗口之间往返,需要提供几套内容重复的申请资料,因部门之间审批流程、办理时限不同,申请人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改革后,大多数登记业务由 30 个、15 个工作日逐渐缩短至 7 个、5 个、2 个和 1 个工作日,以办理程序最为复杂的二手房转移登记为例,过去申请人需要分别到 9 个窗口,历经权籍调查、签订资产出让手续、缴纳出让金、开具出让金票据、缴纳契税、合同备案、不动产登记受理、缴纳登记费、发证 9 个环节,最少需要 2 个工作日才能办结。如今,申请人仅需要一个综合受理窗口即可完成房产、税务、不动产、资产、缴费全部大厅办理业务,2 小时后就可以现场领证,或快递邮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