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中药蜜丸生产用塑壳整理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 吉林市鹿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 王立和、张春复、高峰、贾国超、李楠、李兴文、母晓庆、王天骄、梁思伟、张艳红、赵巍
创新故事
◎ 创新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丸剂是中医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它以价格低廉、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又因其便于携带和服用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当前制剂工艺、剂型和包装技术相对落后制约着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而国内对相关研究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技术附加值的新制剂开发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中药丸剂需求量增加,为提高公司产量,我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尤其在针对如何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于药丸装壳过程中遇到的不断落入上壳振动布料轨道、打乱不均匀、半球形塑壳易重叠、排队,导致塑壳供给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改进,继而推动丸剂工艺标准化及产品质量可控化、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 攻坚历程
通过团队调研,现有国内在本领域内的现行标准有1套,相关标准要求较少,其中大部分为大蜜丸制作过程中的制丸环节相关,有关扣壳方面的相关技术较少。其中,一种用于中药大蜜丸自动扣壳机上的上、下壳定位及扣合机构的专利主要是针对大蜜丸手工扣壳的难题,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再者一种中药大蜜丸扣壳机的专利是针对扣壳机在使用时,拍合不精确容易导致扣合失败的问题,避免在扣壳过程中发生晃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在公司蜜丸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研发团队发现,扣壳机在扣壳之前,需要将杂乱无章的半球形塑壳进行整理,使半球形塑壳的圆口方向一致,以便于机器自动取壳、扣壳,其中半球形塑壳整理装置均为电振器与电动滚刷组合的方式,由滚刷对半球形塑壳进行打乱后,落入整理槽内,此种结构打乱不均匀;半球形塑壳易重叠、排队,导致塑壳供给不稳定。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在经过一次次不断尝试下,终于研发了一种中药蜜丸生产用塑壳整理装置,将半球形塑壳投入存壳料斗,经过下料挡板均匀的进行下料,由于一级、二级电磁振荡器的工作,半球形塑壳不断落入上壳振动布料轨道,一级吹扫装置和电动滚刷对半球形塑壳打乱、均布,使其快速、稳定地落入上壳振动布料轨道,振动步进至上壳翻转步进轨道对上壳体进行翻转,二级吹扫装置吹扫,整理,保证上壳体开口朝下后,进入壳体矫正轨道,针对壳体间距进一步整理,最后进入出料轨道,该项装置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半球形塑壳快速吹扫整理装置,通过此项专利,使得塑壳整理均匀,稳定;特别是能够在设备高速运转下使半球形塑壳快速进入轨道,杜绝因半球形塑壳重叠、排队现象而导致的塑壳供给不稳定。降低容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是我公司扣壳丸剂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 创新感悟
创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善和创造。与传统思维不同,创新要求我们跳出固有的框架,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创新源于观察和思考。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机遇,用独特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只有思考的深度足够,我们才能找到创新的路径。创新过程中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要达到目标,因此在创新各个阶段,所有活动都需要考虑对达成目标的影响,当发现偏差后及时纠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手段以保证创新目标的达成。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强观察能力,以便于创新改进。检查各环节是否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成本节约以及绿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创新空间。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始终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与强大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一定要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支持。重视管理和制度创新,
重视管理和制度创新的作用,组织创新与管理过程创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制定合适的管理体制,重视管理与制度创新,这样才可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供稿:双创部
初审:韩莹
复审:初诗兵
终审: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