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现编制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收费和减免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年报通过吉林市政务公开网(http: //w
ww.jlzwgk.gov.cn/)向社会公开,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欢迎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人民群众参阅使用。如对本年报有疑问、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昌邑区民政局办公室。地址:中兴街105号,邮编:132002,电话:0432-62755102,网址:http://www.jlscy.gov.cn/web/ cymzj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 加强组织领导,政务公开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我局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局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日常工作由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做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我局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
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下发《民政局2011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民政局政务公开职责》、《民政局政务公开程序制度》、《民政局政务公开监督制度》、《民政局新闻发布制度》,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二是公开的形式更加广泛。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把人民群众和全体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重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公开方法因事而异,形式多样。1、上墙公示。局以及各科室的职能,办理、服务的项目及范围,各项规章制度,重要工作事项以及职责分工,采取上墙挂牌公开的形式,利于人民群众和广大职工监督。有关职工敏感的热点问题,如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坚持提前公示程序。对社会人民群众影响较大的热点问题,采取颁发公告,张贴上墙的形式,如对低保户信息永久性公示,对信访调查案件随时公示,对动态管理情况实行月公示等。2、网上公开。从社区到街道,直到区里、市里,我区有一套完整的“低保审批网络”。网络里有全区所有低保对象的详细信息,每个审批环节都是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我局还依托互联网建立了民政局网站,将机构、职能、部门动态、工作报告、审批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我局网站由专人负责,随时维护更新。3、电话公示。我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辟了热线电话、投诉电话,随时宣传民政政策,接受社会监督。4、小册子公示。我局汇编了低保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印制并下发《昌邑区低保工作手册》,指导解决低保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难点与问题。制定昌邑低保工作服务策略,印制下发了低保、慈善、老龄、优抚、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印制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开便民服务电话,对申请低保、评定伤残、重大疾病救助、老年人优待等工作内容进行公开宣传。5、信息媒体公示。我局不断宣传民政,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首先,加大民政宣传力度,在每个社区设立一名信息员,坚持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真实、充分地反映民政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其次,积极与国家、省市相关媒体建立信息宣传渠道。相继在《中国社会报》、吉林省《民情》杂志、吉林省《老年报》、《江城日报》、《江城晚报》,以及各级各类工作简报、国家民政部、省市政府网站大力宣传报导我区民政工作特色。通过加强民政宣传,进一步扩大民政影响。6、会议公示。在书面上难以说明解释清楚的事务上,如局的财务收支明细,适时在全体人员会议时机公布,使大家心中有数,增强群众理财的意识和自觉性。
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提高自身行政管理水平相结合,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运行,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并且在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
根据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实际,我局有指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修订了《民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民政局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废止制度》、《民政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备案制度》、《民政局限时办结制度》、《民政局首问责任制度》、《民政局服务承诺制度》,抓好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今年我们共接到经核实的群众信访件和举报电话141件,件件有反馈、件件有落实。全区取消了城乡低保1316户2230人,调整低保对象1043户,2598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2011年,为进一步方便群众了解和查询信息,我们在政府公开网和局内网站及时发布各类动态信息93条。
(二)公开的内容。2011年公开信息总数为1281条,其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2条,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14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10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2条,其他类信息1243条。
(三)公开的形式。 1、互联网。昌邑区政府公开网和局网站设立了政务公开专栏,包括民政局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栏目。社会各界通过这两个网站设立的栏目可以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2、公开栏。我局设立了科室服务内容公开栏,在低保大厅LED大屏幕内公开低保信息,在捐助站公开社会捐助救助信息,及时、方便地为公众提供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3、电话公示。我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辟了热线电话、投诉电话,随时宣传民政政策,接受社会监督。4、小册子公示。我局印制低保、慈善、老龄、优抚、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印制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开便民服务电话,对申请低保、评定伤残、重大疾病救助、老年人优待等工作内容进行公开宣传。
(四)公开的及时性。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为1281条,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0条。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为1281条。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为0条,其中:网上申请数0条,当面申请数0条,信函申请数0条,其他形式申请数0条。
(二)申请处理情况。2011年对申请的答复数为0条,其中:同意公开答复数为0条,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0条,否决公开答复数0条。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出现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全年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六、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在狠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着网站建设仍不够完善、个别信息更新慢等问题,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更好地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和制定相关措施,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将网站栏目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使政府信息及时公开,方便群众了解规划工作最新动态;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切实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增加信息量。
七、附表
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民政局 (盖章)
一、基本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人员配置 |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不填 |
13 |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
不填 |
1 |
|
⑵兼职人员数 |
不填 |
12 |
|
学习培训 |
2.举办培训次数 |
3 |
0 |
3.参加培训人次数 |
38 |
0 |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公开数量 |
4.公开信息总数★ |
5301 |
1281 |
其中:⑴县(市)区、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
2185 |
429 |
|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
3116 |
852 |
|
公开的内容 |
5.公开信息总数 |
5301 |
1281 |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
58 |
12 |
|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
49 |
14 |
|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
47 |
10 |
|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
9 |
2 |
|
⑸其他类信息数 |
4000 |
1243 |
|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
4797 |
1238 |
|
公开的形式 |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
132 |
12 |
7.政府(含开发区)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 |
57835 |
20000 |
|
8.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
575 |
144 |
|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
12 |
4 |
|
9.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3382 |
238 |
|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
1735 |
76 |
|
⑵纸质信息数★ |
1647 |
162 |
|
10.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1003 |
314 |
|
11.群众到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36 |
13 |
|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
12 |
2 |
|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
24 |
5 |
|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
0 |
0 |
|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
0 |
0 |
|
公开的 及时性 |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5301 |
1281 |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0 |
0 |
|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5301 |
1281 |
|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0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申请情况 |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
无 |
无 |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
无 |
无 |
|
⑵当面申请数 |
无 |
无 |
|
⑶信函申请数 |
无 |
无 |
|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
无 |
无 |
|
申请处 理情况 |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
无 |
无 |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
无 |
无 |
|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无 |
无 |
|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
无 |
无 |
|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
无 |
无 |
|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
无 |
无 |
|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
无 |
无 |
|
④其他原因数 |
无 |
无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行政复议 |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
无 |
无 |
其中:⑴受理数 |
无 |
无 |
|
其中:①办结数 |
无 |
无 |
|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
无 |
无 |
|
Ⅱ纠错数 |
无 |
无 |
|
行政诉讼 |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
无 |
无 |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收 费 |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
无 |
无 |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
无 |
无 |
|
⑵其他费用金额 |
无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