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吉林市昌邑区民政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日期:2014-03-20    点击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昌邑区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工作部署,现编制民政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收费和减免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年报通过昌邑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125.32.42.177:81/zwdtSjgl/index.htm)向社会公开,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欢迎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人民群众参阅使用。如对本年报有疑问、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昌邑区民政局办公室。地址:中兴街105号,邮编:132002,电话:0432-62755102,网址:http://www.jlscy.gov.cn/web/ cymzj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局落实了政务公开工作责任领导,局办公室专人承办,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上报、更新、维护、组织协调等任务落实。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以局各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提供信息为基础,由办公室具体承办人收集、上报,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对涉及民政业务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全面收集整理后,按照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开救灾、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工作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和工作进展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切实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准确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发挥政府信息平台宣传民政和服务群众的窗口功能。

(三)创新形式,公开信息

1.办好民政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网站作用,做到“四个一”,即:一套设备、一条专线、一间办公室、一名信息员。每天在网站上发布民政业务信息,及时向市民宣传民政工作的最新工作动态,内容涉及民政职能各个方面,设立局长信箱、政策法规、政务公开等专栏,公开法律法规,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联系方式,解答群众疑问,搭建与民众交流平台。

2.公开办公电话,方便群众电话咨询。为了让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及时知晓、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的各项保障政策,及时有效宣传政务信息,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民政局公开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业务科室的电话,严格接话、登记建档、批办、转办、催办、督办、办结等程序要求,规范办话人员接待程序和礼仪用语。市民有生活困难或需咨询有关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求助,工作人员对市民反映的困难进行登记、梳理,及时分解到相关科室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登记,反馈给打电话的市民,展示民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3.绘制工作运行流程,形象展示行政行为。结合民政部门职责,民政局将各类行政行为运行程序绘制成图表。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依照法定程序制作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职责要求、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投诉举报途径,形成工作流程,在每个环节规定“谁来办”、“怎么办”、“什么时间办结”,对每一项行政权力的运行时间、运行条件、运行信息反馈、操作规程实行刚性约束。以申办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登记为例,明确规定受理处室、审查时间、行政许可时间、申请材料、填报表格、受理电话和监督电话,让行政当事人一目了然,方便办事,利于监督。

4.搭建服务平台,贴近群众公开政务。民政局针对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低保对象人数多、区、街两级工作人员不足,低保工作核查监管弱化,低保审批工作不够透明等问题,探索发展工作思路,创新管理制度,按照“一体化管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标准,在全区13个街道相继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建设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在全区全面推行“两级管理,三级联审”的“阳光救助”制度。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项目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和经费标准,在社区服务大厅展示,将政务公开到最基层。对低保工作实行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管理。在全区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省、市、区、街低保网络,实现网上审批,防止暗箱操作,接受行政监督。

5、依托载体活动,活化政务公开。在“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全局机关干部不但到百姓家中了解民情,为民解困,更当好“政策宣传员”,到百姓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民生工程、社会救助法规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2013年,为进一步方便群众了解和查询信息,我们在政府公开网和局内网站及时发布各类动态信息62条。在低保大厅大屏幕公开低保政策信息及在捐助站公开救助信息24条。

(二)公开的内容。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5条,通知公告36条、业务类34条,其他类信息11条。

(三)公开的形式。 1、互联网。昌邑区政府公开网和局网站设立了政务公开专栏,包括民政局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栏目。社会各界通过这两个网站设立的栏目可以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2、公开栏。我局设立了科室服务内容公开栏,在低保大厅LED大屏幕内公开低保信息,在捐助站公开社会捐助救助信息,及时、方便地为公众提供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3、电话公示。我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辟了热线电话、投诉电话,随时宣传民政政策,接受社会监督。4、小册子公示。我局印制低保、慈善、老龄、优抚、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印制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开便民服务电话,对申请低保、评定伤残、重大疾病救助、老年人优待等工作内容进行公开宣传。

(四)公开的及时性。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为5条,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0条。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为5条。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为0条,其中:网上申请数0条,当面申请数0条,信函申请数0条,其他形式申请数0条。

(二)申请处理情况。2013年对申请的答复数为0条,其中:同意公开答复数为0条,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0条,否决公开答复数0条。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出现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全年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六、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2013年,民政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来看,运行状况较好。但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政务信息公开目录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二是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公开的及时性还有待提高。三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不清楚。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更好地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和制定相关措施,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将网站栏目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使政府信息及时公开,方便群众了解规划工作最新动态;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切实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增加信息量。

七、附表

 

 

 

 

 

 

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民政局            (盖章)

一、基本情况

  

累计数

12年发生数

人员配置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不填

13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不填

1

        ⑵兼职人员数

不填

12

学习培训

2.举办培训次数

 

0

3.参加培训人次数

 

0

二、主动公开情况

  

累计数

12年发生数

公开数量

4.公开信息总数★

 

86

其中:⑴县(市)区、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62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24

公开的内容

5.公开信息总数

 

86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0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5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36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0

        ⑸其他类信息数

 

45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81

公开的形式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12

7.政府(含开发区)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

 

11107

8.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24707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24707

9.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15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15

      ⑵纸质信息数★

 

0

10.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0

11.群众到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0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0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0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0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0

公开的

及时性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5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0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5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累计数

12年发生数

申请情况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⑵当面申请数

     ⑶信函申请数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申请处

理情况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④其他原因数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累计数

12年发生数

行政复议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其中:⑴受理数

       其中:①办结数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Ⅱ纠错数

行政诉讼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累计数

12年发生数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⑵其他费用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