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人民政府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吉林市政府有关要求,由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的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
一 概 述
2009年,昌邑区政府按照市政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不断健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成立了昌邑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做好自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职责。各乡镇街、各部门也已陆续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在区档案局设立了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在进行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全面补充完善了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上级政府有关规定,制定完善了《昌邑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信息发布协调制度、信息公开时限制度、保密审查制度等政务公开工作机制,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
(三)在政务公开的形式上,以方便群众知情、办事和监督为原则,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管理规范。一是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政务信息化水平,我区对政府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同时加大了子网站群建设力度,对全区各部门和乡镇街构建了统一的二级网站平台,从而建成了以区政府网站为中心,以各乡(镇)街和区直部门子网站为节点,统一运行、资源共享、分工协同、互为独立的电子政务综合体系,树立了政府门户网站群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扩大了我区与广大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各部门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出一些方便实用、行之有效的公开形式。一站式办事窗口、政务办理手册、办事指南、公开栏、公示板等传统方式和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电脑查询、互联网公开等新兴方式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我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四)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及学校、医院等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
区民政局对全区村务公开工作做了统一部署,将村务公开纳入全区民政考评的主要内容,对全区五个乡镇10个村委会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把村务公开工作落到了实处;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了居务、村务公开各项制度,加大了办事公开力度,并把村(居)务公开工作列入年度目标,与其他中心工作一同布置,一起考核。
各行业主管部门把办事公开纳入了工作目标管理,制定并完善了本系统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办事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要求,切实提高了办事公开规范化水平。区教育局制定了相关的校务公开制度,并将这项工作列入督导检查及依法治校考评之内,年终进行检查验收,严格奖惩。区卫生局与系统11个单位签定了行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围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行院务公开。区内71所中小学都按要求将教育收费标准、依据及时公开;10所卫生院全部将药品价格、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公布上墙。城建、环保、农业、林业等窗口单位在环卫保洁、环境治理、农民负担及林政管理等工作中,热情为群众服务。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516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99.9%,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3516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420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287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169条,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信息数1530条,主要包括: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内容。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区政府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面,通过政府公报、报纸、政府网站以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设立资料查询点、政府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在便民服务方面,通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办事指南、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栏目,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手册等,让公众及时获得最新的公开信息。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2009年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
四 咨询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2009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5783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8960次,当面咨询接待6823次。本区人民政府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12056次。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2009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收到各类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控)0件。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本区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以及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公开广度、深度以及便民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0年,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实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按照“及时、准确”的原则,做好政府信息的动态管理。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受理服务,做到公众查询政府信息时有人接待,有人受理,有人检索,有人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扎实开展。
二是全面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今后我们要把区政务中心建设作为政务服务的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审批效能。遵循“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服务原则,采取一般事项即时办理、复杂事项承诺办理、相关事项并联办理、急办事项加急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做到规范有序,优质高效。
三是强力推进办事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工作。要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及村(居)务公开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围绕工作职责、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办事全流程等方便百姓办事的重要事项,加大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办事公开单位服务质量。
四是进一步拓展完善政务公开载体。在现有政务公开载体基础上,今后我们要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政府网站建设质量,同时大力推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开形式。
五是切实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进行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视情况下发督办通知,限期改正;对工作长期敷衍塞责,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实行行政问责。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本报告的统计范围包括下属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统计情况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
(二)附表
吉林市昌邑区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补充统计表
一、基本情况
指标
|
数量
|
09年发生数
|
|
人员配置
|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
51
|
其中:(1).专职人员数
|
|
51
|
|
(2).兼职人员数
|
|
2
|
|
学习培训
|
2、举办培训次数
|
|
2
|
3、参加培训人次数
|
|
112人
|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
累计数
|
09年发生数
|
|
公开数量
|
4、公开信息总数
|
6198
|
3516
|
其中:(1)县(市)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
3856
|
2225
|
|
(2)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
2342
|
1291
|
|
公开的内容
|
5、公开信息总数
|
6198
|
3516
|
其中:(1.)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
1140
|
1110
|
|
(2).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
639
|
420
|
|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
576
|
287
|
|
(4)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
236
|
169
|
|
(5)其他类信息数
|
3607
|
1530
|
|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
信息数
|
3607
|
1530
|
|
公开的形式
|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
4598
|
3516
|
7、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点击次数
|
32902
|
16852
|
|
8、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
1
|
1
|
|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
1
|
1
|
|
9、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6198
|
3516
|
|
其中:(1).电子信息数
|
6198
|
3516
|
|
(2)纸质信息数
|
6198
|
3516
|
|
10、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205
|
205
|
|
11、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
0
|
|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
|
0
|
|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
|
0
|
|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
|
0
|
|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
|
0
|
|
公开的
及时性
|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6198
|
3516
|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0
|
|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0
|
|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
|
0
|
其中,(1).网上申请数
|
|
0
|
|
(2).当面申请数
|
|
0
|
|
(3.)信函申请数
|
|
0
|
|
(4).其他形式申请数
|
|
0
|
|
申请处理
情况
|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
|
0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
0
|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
0
|
|
(3).否决公开答复数
|
|
0
|
|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
|
0
|
|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
|
0
|
|
③涉密免予公开数
|
|
0
|
|
④其他原因数
|
|
0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
|
0
|
其中:(1).受理数
|
|
0
|
|
其中:①办结数
|
|
0
|
|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
|
0
|
|
Ⅱ纠错数
|
|
0
|
|
行政诉讼
|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
|
0
|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费
|
24、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收费金额
|
|
0
|
其中:(1.)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
|
0
|
|
(2).其他费用金额
|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