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昌政办发〔2013〕29号
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昌邑区2013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桦皮厂镇、土城子乡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昌邑区2013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6月4日
昌邑区2013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开展好我区高产创建活动,推动全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委、省财政厅《2013年粮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吉政办明电[2013]47号)安排部署,我区今年承担4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任务,现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昌邑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继续完善政府推动、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农民主动参加的政、技、物有机结合的高产创建运行机制。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集成推广高产技术,探索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全区大面积均衡增产,全面提升全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作物:水稻。
(二)实施规模: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区2013年承担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个,其中:桦皮厂镇3个、土城子乡1个。
(三)产量目标: 水稻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其中,桦皮厂镇3个示范片为续建示范片,平均产量要高于去年。土城子乡示范片亩产要比上年平均亩产增产2%以上。
三、实施内容
(一)科学选择示范片
高产创建示范片落实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区域代表性,辐射带动能力强。
2、农田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交通相对便捷。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生产大户发展较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
4、工作基础扎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力量较强,在当地广大农民中有较高的威信。
(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
结合我区示范片生产、生态特点,水稻重点示范高产、优质、多抗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我区今年示范片推广品种主要以:吉粳88、吉粳803、通科17、通科19和通育791为主。
(三)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
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突出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和全省推广的重点技术,建立不同区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我区水稻重点推广大棚钵盘育秧、稀播稀插技术;推广机播(插)、机收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技术;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统防统治技术;植物生长调节技术等。
(四)推进标准化
重点实施田间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提升生产水平。
1、田间设施标准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示范区田网、路网、水网建设,实现成方连片、土地平整、道路联网、渠系配套。桦皮厂镇结合土地整理项目,集中资金,按照项目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
2、管理服务专业化。积极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农业种植合作社和种田大户为重点,推行统一整地、统一育苗插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水稻机插秧、机收水平。
3、生产方式集约化。高产创建要与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实现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提高种粮效益。
(五)创新机制
1、行政与技术结合。发挥行政部门在组织发动、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
2、科研与推广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等方面资源,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成立高产创建技术专家服务体系,建立“区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队伍。落实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分区域、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水平。
3、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集中,推进集约化经营。组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
(六)广泛开展高产竞赛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组织广大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高产竞赛,并对创高产的农户予以奖励。
六、资金使用与管理
每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6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主要用于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大面积推广区域化、标准化成熟技术所需的物化投入和推广服务补助。高产创建中技术人员培训所需资金,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中支出。
加强资金监管,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严格使用范围,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资金使用方案,经区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农委、省财政厅备案,无异议后方可使用。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区政府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农业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农业水利局、区财政局、区宣传部、桦皮厂镇政府、土城子乡政府等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方案制定和组织协调。区农业局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创建活动日常组织和督导;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和资金监督管理;桦皮厂镇政府和土城子乡政府负责创建活动具体落实;区宣传部负责创建活动宣传报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水利局,负责日常工作。
成立高产创建技术专家服务组,成员由区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高产技术集成、高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
(二)整合农业项目,集中投入。按照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积极整合水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水稻高光效等项目,重点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
(三)强化指导与服务。专家指导服务组要真正担负起技术集成、技术培训和指导的责任。要量化任务指标,落实专家包片、技术人员包点责任制度。每个示范片至少要有一名技术负责人。开展全程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做到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和一张集成技术应用“明白纸”。
(四)加强宣传与示范引导。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好做法、好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关键农时季节,要组织农业行政、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合作社、农业示范户、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五)规范内业管理。建立完善高产创建工作档案,及时将有关的文件、农户信息(农户登记表)、活动实施方案、技术集成方案、工作记录、作物长势分析、影像资料、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等归档立案,为项目督查、考核、验收提供依据,促进高产创建有序开展。设计全区高产创建标示图,注明万亩示范片的位置,涉及的乡镇村组;每个示范片要有1张方位图,标明地理坐标和面积;设计1张技术模式图,明确从种到收的全程标准化技术;建立1张农事日历,跟踪记录作物生育进展和重要农事活动;所有万亩示范片都要设立田间标牌。
(六)规范做好测产验收。按照省农委制定的测产验收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区测产验收办法,严格程序,规范测产,确保产量真实。区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先行对我区高产创建田进行测产验收。将测产验收情况上报省、市农委。省、市农委将组织专家组对我区进行抽测验收,并将抽测结果作为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
八、时间安排
2013年昌邑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从2013年4月24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宣传、落实阶段(2013年4月24日-6月5日)。主要做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片生产情况调查,做好宣传发动,抓好示范片落实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6月6日-9月30日)。集中做好示范户科技培训、入户指导、田间调查、测产等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0月1日-12月31日)。对2013年高产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提出建议,为明年工作做好准备。
附件:1、2013年昌邑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组织机构
2、2013年昌邑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任务分解表
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6月4日印发
附件1:
2013年昌邑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组织机构
一、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蓝永强 副区长
副组长:李中武 区农业水利局局长
成 员:许光新 区财政局副局长
钱 俊 区新闻中心主任
韩双琴 区农业水利局副局长
王克禹 桦皮厂镇副书记
张 勇 土城子乡副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水利局。
主 任:李中武(兼)
副主任:韩双琴
成 员:林大鹏 孙刚福 张蕾 邓佳
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
组 长:韩双琴(兼)
副组长:陈 俸
成 员:何静茹 刘洪艳 朱艳辉 商禹 付金国
附件2:
2013年昌邑区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镇)
政府
|
万亩示范片
|
级别
|
示范
作物
|
备注
|
面积
|
产量
指标
|
国家级
|
|
桦皮厂镇(崔屯)
|
11731
|
700
|
1
|
|
水稻
|
|
桦皮厂镇(乔屯)
|
10650
|
700
|
1
|
|
水稻
|
|
桦皮厂镇(漂洋)
|
12031
|
700
|
1
|
|
水稻
|
|
土城子乡
|
10120
|
700
|
1
|
|
水稻
|
|
合 计
|
44532
|
|
4
|
|
|
|
单位:亩、公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