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省“三早”行动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又一次展开。
这已是省委、省政府第四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三早”行动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了。
事实上,2016年~2018年,我市在前三次“三早”行动项目建设中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累计开工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1012个,总投资额达4088亿元;在661个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中,有93个项目的投资额超过10亿元。这些项目中,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分别有380个和252个,对应总投资额均过千亿元;188个基础设施项目和192个房地产项目的总投资额,分别达到888亿元、889亿元。此外,在目前已经竣工的571个项目中,有314个是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有20个是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
这些项目,对我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力助推作用。作为国内唯一由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市不断壮大碳纤维产业,已经形成了“丙烯腈—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这一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近几年,我市相继开工建设的总投资12亿元的吉林精功年产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总投资6.9亿元的吉林碳谷碳纤维原丝项目、总投资5.9亿元的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碳纤维标准化厂房项目或已经建成投产或即将投入使用。它们推动我市在2018年取得了碳纤维产业实现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61.7%和碳纤维原丝、碳丝的产能均居国内首位的好成绩。
在打出“冰雪体育+政策引导”的组合拳后,我市的北大壶滑雪场、万科松花湖滑雪场等11个高中低端滑雪场和吉林市体育馆、冰上训练馆等冰上训练场地建设开上了“快车道”。在不断投资和强力建设下,我市的雪道总面积超过356万平方米、雪道总长度近100公里,冰雪产业成为我市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优势产业。在刚刚结束的2018~2019年雪季,我市接待冰雪游客突破2590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收入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18.9%。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壶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46.7万,同比增长55.7%,增速为全国第一;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55.2万,同比增长45%,接待人数在全国雪场排名第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业成为我市当之无愧的重点支柱产业,形成了炼油乙烯、乙烯下游、丙烯下游、芳烃下游、副产利用、化肥、精细化工等产业链条,产品覆盖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学品等多个领域,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18年,我市以经开区、化工园区作为化工补链项目的主战场,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达产,使我市的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保持其在我市工业领域里的龙头地位。
在第四次“三早”行动项目建设中,扩大我市前三年所取得的成果无疑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市制定了《2019年吉林市“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项目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市级领导包保推进碳纤维、冰雪、航空、化工等领域的30个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的联席会上,分类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落实相关责任措施。全面推行重点项目服务秘书机制,为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配备了项目服务秘书,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开工前期手续、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和督促项目加快建设。依托吉林市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对谋划招商、前期审批、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阶段项目进行调度管理,通过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调度掌握项目建设情况。
经过充分准备,这次“三早”行动项目建设十分令人期待。据了解,2019年,全市将集中开复工190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93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41亿元。这里面,55个新开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85亿元,135个复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747亿元;98个产业制造类项目的总投资额为485.6亿元,2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11亿元,14个社会民生类项目的总投资额为60.1亿元,51个房地产类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75.3亿元。这些项目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有152个,总投资额为907亿元;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7个,总投资额为501.5亿元。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马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