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
吉林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19年1月15日吉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主任委员 杨曾旭
吉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吉林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前,市十六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征求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会同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大会期间,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18年计划执行情况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8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委要求,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忧,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新旧动能转换有待提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任重道远;民生领域尚有短板,加快改善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市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努力解决。
二、关于2019年计划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吉林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吉林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9年,是加快推动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市政府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根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立足我市“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功能定位,落实“五个坚持”和“六个稳”要求,增强做好“一主六双”工作主动性,加快长吉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步伐,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抢抓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政策机遇,准确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科学谋划和决策重大项目。紧紧依托国家创新型城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等优势,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大力调结构促转型
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不放手,深入开展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全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实施好“5640”企业培育计划,引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培育“冰雪+”、“数字吉林+”、“互联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积极营造把最好的城市空间资源用于创新发展、让最优的人才资源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氛围,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要在扩大开放上主动作为,促进长吉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步伐,深化与浙江及温州市的对口合作,开展好“飞地经济”试点工作。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解决好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全市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基本思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加强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撑保障力度,实化细化脱贫具体举措,抓好组织实施。要深入开展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攻坚,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