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本市要闻

同心奋进结硕果 满怀信心向未来——党的十九大以来吉林市民主党派工作综述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9-03-12

  我市民主党派自2016年底换届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在中共吉林市委和民主党派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在政党协商、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中发挥优势、彰显作为,谱写了我市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崭新篇章。

  强化职能,发挥优势,参政议政唱出“江城好声音”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也是衡量各民主党派政治价值、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强化部门联动、搭建工作平台、加强横向交流,在江城上空唱出了一曲曲参政议政的“好声音”。

  (一)强化部门联动,调查研究效果好。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是干事之要。各民主党派市委从课题确定、专业分工到组织协调,从成员组成、部门参与到联动配合,从调研启动、专题研讨到规模设计,每次调研都精心谋划,科学安排。民革市委《关于全面调整永吉县城防洪规划,加快推进永吉县海绵城市的若干建议》、民盟市委《关于发展职业教育,打造“江城工匠”的建议》,民建市委《关于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保护的建议》,民进市委《吉林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与建议》,农工党市委《关于吉林省人口净流出加剧问题的调查研究》,九三学社市委《关于开展手机pos机安全监管若干问题的调研》等一份份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意见建议,通过“直通车”、专报等渠道,呈报给市委、市政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搭建工作平台,集智聚力精品多。2017年初,为提升多党合作效能,我市创新推出了由中共市委统战部主办,各民主党派市委轮流承办的吉林市民主党派双月工作论坛,实现了由单个党派独立作战到所有党派集团作战的转变。每期论坛由论坛主办单位做主旨发言、其他民主党派补充发言、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发言、到会中共市委领导的总结讲话组合汇集成论坛成果的精品盛宴,达到扩容增效,聚智生策的功效。两年来,共举办论坛11期,累计有50多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2500多名党派成员,各级党政机关30多个部门参与到论坛中来。梳理了11大类43个方面问题,内容从为政府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到生态吉林建设,从追求教育资源均衡化到智慧城市建设,从探索医养结合实现路径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等,累计有26篇调研文章转化为提案、议案,有73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32条建议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三)加强横向交流,借助外力成果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市委积极参与各党派中央、省委组织开展的调研,同时注重与域外兄弟党派的联络交流,共同完成质量高影响力大的调研课题。九三学社市委参与了九三学社中央为全国政协第6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所准备的分论题——“校园餐食管理”调研,并协助九三学社省委完成了“粮食价格调整对我省农村影响的调研报告”,获得九三学社中央、省委的高度评价;民建市委联合东北三省多家民建市级组织联合开展课题《优化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难点重点及对策问题研究》,调研报告得到省委高度重视;农工党市委《关于吉林省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中标农工党省委招标课题。丹心系国运,良策济民生。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围绕“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主题,深入考察调研,多方咨询论证,开展重大课题调研33次,形成调研报告48个,工作建议48条,反映社情民意1200余份,向市政协大会提交集体提案93件,大会发言76件,28件分别得到省委和市委领导的批示,参政议政工作精彩纷呈、硕果累累。其中,民建市委《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民建中央采用,九三学社市委《关于急需对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检查站提供工作条件保障的建议》获得李悦副省长批示,民革市委《关于大力扶植民营博物馆创业发展的建议》得到省文化厅的采纳和落实,为我市两家民营博物馆分别争取到了13万和5万元的扶植资金。

  聚焦民生,勇于担当,社会服务打造“东北靓品牌”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是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民主党派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有效方式。两年来,我市各民主党派顺应时代要求,拓展社会服务内涵,探寻社会服务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打造了一个个享誉全省、辐射东北的社会服务工作靓品牌。

  (一)书写时代主题,振兴乡村中擎起统战新使命。2018年初,市委统战部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的指示精神,集全市统战力量,整合统战资源,开展“吉林市统一战线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切实发挥千村振兴,百村先行的引领示范作用,进而在东北走出一条统战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此举得到民主党派市委和广大成员的热烈响应,各民主党派总计派出687名成员分别组建政策宣讲团、项目资金保障组、流动医疗队、科技专家组、律师顾问团、文艺轻骑兵、就业培训派遣队等多个组织深入103个行政村,切实帮助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民主党还根据所担负的任务,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组织出台了思想进村、法治进村、文化进村、科技进村、健康进村等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量化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一年来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助力百村行动免费诊疗4000余人,送药价值13万元;支援农村教育40余次,受益学生15000余人次,提供资助资金10余万元;举办各类讲座70余场,播放电影百余场,文艺演出10余场,提供法律援助50余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帮助农村寻找致富项目91个,其中13个已经落地,投资额超亿元;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为乡镇免费提供土壤、水质检测11次,联系省内外有关专家到现场培训、讲座、推广实用技术20余次,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

  (二)奏响时代乐章,奉献社会中彰显党派新风采。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围绕我市“五谋五建”发展战略,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社会服务活动。民革市委与吉林监狱联合开展的“携手特殊园丁,让和谐之花绽放”系列活动、“让爱洒满江城”关爱社会特殊群体活动,民盟市委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烛光行动”、“美丽乡村行”,民建市委“支农大篷车”、脱贫攻坚“一体化服务”行动,民进市委的“医路同行”“春联进万家”活动,农工党市委连续多年举办“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九三学社市委举办的“科技活动周”、“健康伴我行”……这些社会服务品牌活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有声,在聚焦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先后举办各类公益培训累计200余场、培训10000余人次,开展扶贫活动700余次,捐款捐物累计达200万元;帮助引进域内域外项目25个,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三)发出时代强音,搏击洪水中画出最美同心圆。2017年7月,吉林市先后两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多个县乡洪水肆虐,部分城区内涝成灾,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就是命令,我市各民主党派迅速行动起来,加入到统一战线救灾行动中来,打出了提供各类救灾物资、帮助恢复生产经营、解决灾后重建工作的“组合拳”。各民主党派捐赠合计价值4000余万的食品、医疗药品、生活用品、挖掘设备等源源不断地输送灾区一线。民主党派中近百名企业家积极参加到市委统战部组织的“企业对口帮扶”行动中去,按照“企业所能、商户所需”的思路,帮助受灾商户做好修缮门窗、墙壁粉刷、室内消毒等工作,使全部商户达到基本生产经营条件。民主党派企业家累计投入的帮扶资金达1000多万,帮扶项目94个。洪水过后,医疗救助、灾后防疫、心理疏导、法律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迫在眉睫,我市民主党派成员再次冲锋在前,找准自身专业优势和抗洪救灾工作的结合点,在诸多领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对全市多个受灾群众安置点,组织14支医疗救援队,并配备相应医疗物资对受灾群众进行医疗救治;组织4支卫生防疫队对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环境消毒、传染病监测防控;组织18支心理服务队、法律服务队深入到受灾群众中去,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辅导及法律咨询服务;组织7支农业技术指导团队,在专家的带领下到受灾村为受灾村民进行灾后农作物救治技术指导,并免费为农民提供价值12万元的农药,受到灾区百姓的高度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夯实基础,苦练内功,自身建设步入“国家快车道”

  2016年底,各民主党派市委陆续完成换届后,中共吉林市委主要领导亲切会见各民主党派市委新老班子成员,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各民主党派市委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夯实自身建设基础,苦练全面发展内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从此步入“国家快车道”。

  (一)思想建设动力充足。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积极响应民主党派中央的号召,举办一系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适合民主党派特点的学习教育活动。2017年开展“迎接十九大,同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等系列活动,开展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2018年以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组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传承老一辈优良传统。结合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各民主党派开展了学党章党史、学优良传统、学统战理论、学系列讲话,永远跟共产党走“四学一跟”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牵引,全市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尤其是视察东北重要讲话精神,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明显提升。两年来,民革市委、民盟市委、民建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等分别被各党派中央授予“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来吉调研时指出:“民盟吉林市委做到了学习内容精准化,学习理论常态化,学习辅导经常化。”2018年9月,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为我市民建会史馆揭牌、题字,并称赞吉林市民建会史馆是继重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陈列馆、上海黄炎培故居,民建又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组织建设硕果累累。换届以来,我市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呈现出成员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持续提高的良好态势。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有建树、具有较强代表性的青年骨干被吸收到民主党派中来,为民主党派输入了新鲜血液。截至2018年底,我市共有民主党派成员7381人,基层(总支)委员会71个,成员中副市级领导干部9人,正局级领导干部18人,副局级领导干部56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占66.9%,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计497人。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不断巩固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推广先进经验,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显现,建设水平不断跃升,先后有民革市委等5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被民主党派中央授予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民盟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支部等21个基层组织被民主党派中央或省委授予组织建设先进单位。51个总支、38个支部被授予市级组织先进单位。民革、民盟、民建等3个民主党派中央、农工党等6个民主党派省委分别在我市召开了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我市91%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达到了标准化创建标准。

  (三)制度建设规范运行。各民主党派市委注重建章建制,及时把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概括和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发展起来。探索以情况通报、实地检查与基层组织主委向市委会年度述职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确保民主党派市委会和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目前,各民主党派基本建立了《市委委员会议制度》、《市委会议事规则》、《民主监督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随着重要事项议事规则、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机关日常工作制度等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的组织运行和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我市民主党派工作步入更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轨道。

  (四)作风建设焕然一新。换届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纪律约束;实行内部轮岗,提升机关干部综合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分工责任制和联系基层制度,加大了领导班子成员对基层和专委会工作的指导力度,强化了市委会班子成员在基层活动中的参与度。同时,通过不定期约谈基层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增强了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不定期召开机关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以和谐而有战斗力的机关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两年来,先后有5个市委会承办了民主党派中央或省委的机关建设工作现场会的任务并做经验介绍。

  两年来,我市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在本职工作、党派工作“双岗建功”,在吉林新一轮发展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陈榕等88人获2017、2018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奖;钟方丽等34人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25人次荣获吉林市道德模范;77人次荣获吉林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王莉等108人次荣获吉林市科研成果奖。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度我市民主党派成员共取得科研成果369项,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出版专著62部;有75项国家发明专利被授权;有三百余人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200余人次获得省、市及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市7300余名民主党派成员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在我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祖国献礼!

  江城日报全媒体通讯员/石丹




下一篇文章: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天林: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上一篇文章: 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来我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