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开始,伴随着我市全面部署并大力推进“第一书记”代言贫困村产品活动,全市109位贫困村“第一书记”以团结凝聚力量,以责任激荡智慧,大胆实践,全面“触网”谋商,为党建促脱贫攻坚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尝试。
拥抱网络 合力攻坚
让贫困村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网络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为了破除“第一书记”及贫困村农民的“技术恐慌”,帮助贫困村建设网上店铺,为农特产品上行搭上新平台,市委组织部联手市邮政分公司举办了吉林地区电商平台推介会“第一书记”专场。电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到场的贫困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村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讲解网店建设、后续管理、商品包装、促销技巧等。
为“第一书记”代言活动扫清前路上的障碍,我市还依托蛟河市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对全市“第一书记”开展电子商务普及培训和提升培训;“第一书记”所在各派出部门(单位)发挥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助力“第一书记”打造优质代言名牌产品;市、县组织部门积极协调同级宣传、商务、农业以及各级包扶单位,为代言活动提供各类专业化指导和帮助,形成代言合力。年初以来,我市共组织专题技术指导108场,帮助搭建电商平台15个。
与此同时,依托“第一书记”微信群,大家实时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信息,共享销售渠道;依托电商培训基地和邮政培训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商业务辅导和物流配送专题培训,消除大家的茫然与困惑;依托全市首批24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组织交流学习,捕捉市场信息动向,通过代言反哺产业发展。
插上互联网“翅膀”,全市“第一书记”代言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8个省,销往省外的销售额达328万元。
勇闯市场 花式给力
6月初,我市在世纪广场举办的“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暨帮扶成果展,两天实现销售额274万余元、销售利润达80.2万元的喜人成果。市民对贫困村农产品的热购和追捧,为“第一书记”进城卖货点亮了希望。7月18日,我市召开“第一书记代言社区行”活动结对帮扶对接会,全市109名社区书记与10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举行了结对仪式。贫困村农产品进城,有了具体落脚点,并得以多点开花。
7月24日,永吉县黄榆乡头道川村“第一书记”乔瑞杰,携本村的特色农产品到船营区庆丰社区推介;7月27日下午,在龙潭区龙东社区,舒兰市水曲柳镇六道村“第一书记”于斌,带着村里的大米、木耳等农产品前来促销;7月31日,永吉县金家乡金家村“第一书记”杨威携本村的大米、蔬菜、蜂蜜等农产品,来到船营区向阳街道北安社区的社区广场上;8月10日,由丰满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代言农村特优产品集中展销活动在欧亚综合体隆重启幕,丰满区16名“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带着30余种乡村产品,集体摆摊儿推介。
在市委组织部的带动下,县、乡两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我市“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永吉县、蛟河市先后创办了代言产品直营店;磐石市、昌邑区举办了代言产品成果展销;丰满区、船营区将代言拓展到村级党建指导员,组织开展代销、展销;桦甸市成立“第一书记”联合支部,抱团取暖,合作共赢;蛟河市新农街道组织代言产品进入了101家“新农连锁小店”;桦甸市桦郊乡在友谊花海景区设立代言产品展位;舒兰市小城镇在江城报业大厦设立了代言产品专区……
摸底全国市场,我市还组织“第一书记”远赴青岛,参加第十五届中国青岛国际食品博览会,现场签订意向性销售和生产加工合同累计1374万元。
松花江畔,党徽熠熠,豪情涌动。截至目前,我市贫困村“第一书记”代言贫困村农特产品330项,带动形成村级特色产业174个,形成固定供销关系商家802户,实现订单8671笔,销售额3733万元,带动3400户贫困户增收368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5万元。记者
郭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