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为此,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谋协调发展,建特色之城。
谋协调发展,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一体化高位统筹为推手,以“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为统领,以建设“五好一满意”党支部为载体,实施党建、三农、扶贫、生态环保等多项工作紧密融合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全面启动实施“三新”行动计划,建设转型升级新农业,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培育生活小康新农民,逐步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目标。
谋协调发展,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全域协调发展。要发挥我市处于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双核作用,统筹推进开发区和十大功能区协调发展,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进一步精简优化开发区、功能区管理体制,推动整合升级。要推动县域发展,根据优势确立定位,加快形成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县城吸纳人口能力和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谋协调发展,要实施精神文明同步推进战略,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鼓励社会志愿服务,让每个公民都成为传播文明的主体。要开展“吉林好人”等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凡人善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保障水平,满足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谋协调发展,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军地协调发展。要强化需求对接,强化改革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总之,谋协调发展,就是要抓住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发展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要求,着力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把吉林市建成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特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