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我市凭借推动振兴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成功进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行列。这是我市列入首批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哈达湾老工业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以来,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政策成果。
这份国办发〔2017〕34号文件,对2016年全国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6个省(区、市)、90个市(地、州、盟)、127个县(市、区)予以表扬。
我市由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推动力度较大,在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的高度肯定,并将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城市向国务院推荐,并列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东北振兴机遇,坚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定向精准调控入手,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市按照“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提出了构建“6411”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思路,并先后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名义出台了70多个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
通过积极努力,我市的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五分之一左右。化工、汽车、冶金、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水平切实提升。旅游、健康、航空、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三、二、一”的发展格局。现代农业“三个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始终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自2011年我市启动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以来,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2.9亿元、专项建设基金9.2亿元,极大缓解了搬迁改造资金压力。经过几年发展,哈达湾搬迁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晨鸣纸业淘汰了落后产能28万吨,新厂已于2013年全面建成投产。冀东水泥新厂于2012年建成投产,老厂搬迁谈判取得积极进展,近期将搬迁完毕。哈达湾老工业区累计完成棚户区土地征收面积314公顷,七家子回迁区即将交付使用。总投资70亿元的万达城市广场项目已部分交付使用。金珠镇列入省级城镇化示范城镇及“扩权强镇”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正努力打造总规模5万人的卫星城镇。
据悉,国家发改委将优先支持列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争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并优先支持我市在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探索具有吉林市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新举措,力争在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发展提供经验、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