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本市要闻

创新驱动 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我市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综述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3-01-21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推进组织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工作职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社区功能不断完善和扩展。如今,全市196个社区处处涌动着无限活力,让社区百姓乐在其中。

  创新组织体系

  合力推进社区建设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社区统筹建设整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牵头协调部门设在市综治办,社区党组织建设由市委组织部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这些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为加快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市积极探索以试点引路带动社区体制创新的路子。

  前年,我市重点在昌邑区59个社区中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通过试点,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负总责、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为平台、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民间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年8月,我市召开社区管理创新动员大会,总结试点经验,对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迅速提升。

  创新运行机制

  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为规范社区规模设置,我市坚持科学合理规划,按照每2500户~3000户居民设置1个社区的标准,对城区44个社区进行了整合,使城区社区总数从200个减少为196个。

  我市采取政府财政投入改扩建、开发商援建、调剂整合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全市196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全部达到500平方米及以上标准,用于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经费累计达1.36亿元。

  面对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我市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和管理。去年,我市以龙潭区为试点,合理划分网格,将社区内的居民、商业网点、企事业单位等服务对象和计生、民政、就业等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中,保证了社区建设高效协调运转。

  创新工作职能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市把强化和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作为加快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进一步发挥社区在服务居民、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去年6月,我市开通了社区居民社情民意绿色通道,构建了社区、街道、区、市四级网络平台。市级平台设在市民政局,对社情民意及居民诉求进行梳理、分类、督办,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居民诉求解决工作机制。

  昌邑区哈达湾街道怡江社区有5栋楼的下水堵塞问题一直困扰居民多年,对附近居民、商家影响很大,不但气味难闻,而且行走不便。去年8月初,这一问题通过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反映上来。没过几天,市政部门的20多名维修人员就来到现场,彻底解决了该小区下水井堵塞的多年顽疾。

  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市城区共受理社区居民反映的诉求900余件,都积极办理并及时回复,广受社区居民赞誉。

  同时,各社区还集中精力抓好居民委员会建设,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方式,规范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范围。



下一篇文章: 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上一篇文章: 市直机关处长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