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本市要闻

选派社区“第一书记” 筑牢疫情防控“主阵地”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22-04-04

  在疫情防控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吉林市选派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全面加强社区力量,筑牢疫情防控主阵地。

   精兵强将,及时补充力量。市委组织部成立3个调研组深入48个街道所辖社区,对社区力量配备、疫情防控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下发选派第一书记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疫情防控任务重、力量薄弱、辖区居民体量大、老旧小区多的社区,突出政治素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等基础条件,在市区直属部门择优选派219名年轻干部下沉城区社区任第一书记,落实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社区防控等工作任务。丰满区印发《关于健全区直部门包保街道疫情防控体系的通知》,要求各包保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肩负起社区防控责任,立即转变角色,带人、带车、带物资,迅速下沉社区担任社区第一书记,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建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调配下沉力量和防控资源,落细落实各项防疫政策。突出以网格为作战单元,组建网格小组,将专业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综合执法”“群防共治五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建立联防联动机制,以小网格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大防线。全面落实社区管控、核酸检测、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社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位后,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充实到小区卡口、核酸监测点、物资配送队等一线队伍,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以实际行动筑牢红色防疫墙。扎实开展清仓行动,第一时间组建敲门小组,组织社区干部入户排查,摸清居家隔离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做到一楼一册”“一小区一册,确保清仓见底、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助力全员核酸检测,紧盯采、送、检、报四个环节,对伤残人员、失能老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组织上门核酸检测10万余人次。318日,昌邑区哈达湾街道水泥社区因工作人员感染全员被隔离,区委组织部及时选派组工干部张嘉兴担任社区第一书记,连夜抽调区委办、区纪委、人社区18名干部迅速下沉社区,在零交接情况下,确保核酸检测、小区管控等任务及时有效落实,保证了社区正常运转。

   真心融入,强化服务保障。对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明确建强党组织、全面落实攻坚任务、组织发动居民群众、帮助协调解决难题、及时汇报反映情况等五项基本职责,做到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与社区党员干部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为居民小区疫情防控筑牢坚固的堤坝屏障。选派社区干部、网格员担任核酸采集点点位长,协调、推动、督导采集点各项工作,统筹调整下沉力量匹配、检测流程环节和需要的各类资源,推动核酸检测提质增效。组织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提供送餐上门、清理垃圾、代购生活用品等无接触服务,保障封控区内居民生活。对封控区内人员发放中药包、社区工作人员代购药品,对慢性病患者采取二维码购药,对孕产妇和有就诊需求的居民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居民健康需求。积极做好防疫知识培训指导,组织学习疫情防控手册、疫情防控明白卡(1.0版)及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抗疫工作指导手册(1.0版),就地开展培训,帮助社区干部、志愿者掌握工作技能、加强自身防护。

   多措并举,激励担当作为。出台《激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的若干措施》,紧急划拨专项党费3119.8万元,全部划拨到防控一线基层党组织,专项用于物资采购、一线慰问、党员群众救助。关心关爱社区第一书记,对战时担任社区第一书记的机关、事业干部增加部门年度优秀档次比例。建立社区第一书记纪实档案,成立9个考察组深入县(市、区)、开发区,紧盯防控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等工作,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全面激发第一书记担重负重动力。船营区面向社区设立跟踪服务电话,收集第一书记正面事迹和负面问题,同步开展跟踪考核,持续关注、掌握第一书记参与防控工作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下一篇文章: 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倡议书
上一篇文章: 关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 (2022第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