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和发展第一轮“三项工程”经验成果,推动第二轮“三项工程”深入实施,2012年,磐石市实施了“示范带动”工程,重点推进“千百十项目支书”计划,通过发挥“项目支书”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树标杆,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一定三帮”包保责任、加强技能培训、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村党组织书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创办发展致富项目。结合实际,制发了《磐石市村党组织书记项目发展三年规划》,明确任务指标,设计开发了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特色产业8大类30余种致富项目。规定村书记创业与下岗职工创业同等待遇,并优先提供万民创业小额贷款和“党员创业贷款”。取柴河镇王家街村书记袁振国发展食用菌和苗木种植项目,家庭年收入达16万元;石嘴镇土门子村书记毕丛玉发展蛋鸡养殖和育肥牛产业,家庭年收入达20万元。目前,全市共培养“项目支书”231人,其中年收入5-10万元170人,10-50万元58人,100万元以上3人。
二是抓帮扶,发挥带动作用。“项目支书”在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过程中,既当宣传者、又当发动者,把想干事、敢创业的群众动员起来,采取帮助农民选项目、传技术、筹资金、找销路等措施不断扩大帮带面,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积极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参加市乡创富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媒体教学,拓宽农村党员群众的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党员群众创业致富的能力。加强与银信部门的协调,为有项目的党员群众提供万民创业小额贷款和“党员创业贷款”等简便低息、高额长期贷款。通过辐射带动,131名农民党员和634户群众在2012年找到了致富产业。
三是强集体,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农村经纪人”活动,发挥“项目支书”主观能动性,盘活农村经济,打造一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村党组织书记为各村寻找产业支撑,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驿马镇河北村书记孔繁喜,努力探寻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以村集体名义注册了“山里人”黑木耳品牌,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作为主要负责人,村“两委”成员为管理人员,将黑木耳进行精加工、包装后向市场销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2.5万元;呼兰镇孤山村书记李景发依托本村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了方解石加工厂,并将村集体硅灰石矿和方解石加工厂一并承包出租,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据统计,2012年全市由“项目支书”牵头领办的经济实体总数达到76个,成员857人,投资规模超过1千万元,产值1500多万元,引领村集体开发项目17个,创造经济价值347万元,“项目支书”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中共磐石市委组织部 吕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