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龙潭区山前街道合肥社区的居民并不了解,但他们却对网格化管理有着切身体会。去年10月以来,合肥社区按照300户每格的标准,将社区划分成10个网格,每个网格1名委员和1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区域内的居民服务。
2011年11月,孟伟辉通过公益岗位的考试,成为山前街道合肥社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以平房为主的十委担任网格员,结束了十三年的打工生涯。满怀热忱走上工作岗位的孟伟辉发现,社区工作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轻松。合肥社区十委网格位于山根偏僻处,有居民300余户、800余人,除了一栋楼房外其余都是老平房,隶属江机、五十中、无线电四厂等8个产权单位,居民户流动大,房屋出租的较多,管理的难度不言而喻。
如何开展好平房区网格服务?孟伟晖在工作中摸索着。上岗以来的这段时间,孟伟晖几乎每天都要到居民户走上一圈,熟悉辖区居民情况,有在家的居民孟伟晖及时采集居民信息,不在家的居民都挨个做上记号。如今,像孟伟辉这样的社区网格员还肩负着更多的责任。
做安民心的“宣传员”
李丽是市塑料厂宿舍的居民,已经怀孕八个月的她,却不知道生孩子要办计划生育服务证。孟伟辉在走访中和李丽闲聊,才得知李丽的情况,赶紧给她讲解相关的政策和需要提供的材料。李丽爱人在外地工作,孟伟辉又亲力亲为帮她收集材料到社区办理了服务证。仅仅一个星期后,李丽就顺利拿到了自己的计划生育服务证。
在合肥社区,网格员服务居民群众还肩负着宣传党和政府政策法规的使命。在居民李丽眼里,孟伟晖就是她们的贴心大姐,和亲人一样亲。
做解民急的“联络员”
前不久,台风“布拉万”袭击吉林,孟伟辉又到网格辖区的危房住宅和有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走访,逐一做好台风预警通知。江机暖气平房的居民段俊彦家有两位90岁的老人,其中一位已经不能自理。这天,段俊彦家门前的路段下水堵塞,孟伟辉发现后迅速把此事反映给社区,并及时与区城建局取得联系,第二天区城建局的工作人员顶雨淌水到现场查看,在孟伟辉和社区干部的协助下,及时把下水道疏通了。
就是孟伟辉这些网格员,在群众和政府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他们既联络了居民沟通了感情,又给居民群众带来了方便。有了网格员,像段俊彦这样有困难的群众少了许多的麻烦。
做化民忧的“调解员”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孟伟辉就和居民唠家常,通过聊天熟悉居民家中的基本情况,了解居民的困难。在孟伟辉脑海里坚定了这种信念:“遇到困难,能解决的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不能解决的反映给社区领导帮助居民协调解决”。这种工作方法,让她渐渐和居民打成一片。在走访居民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退休教师姚爱田居住老平房里,房子地势低洼,一到雨季水就进院,雨大时水还会漫进屋里,家里还有不能自理的老人。孟伟辉几次走访她家时,因家中无人,没有解决她的困难,为此她对政府和社区产生不满情绪,她家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严重受阻。孟伟辉并没有灰心,她与社区主任助理一起到姚爱田家中走访,并用诚恳的致歉、及时的沟通和贴心的服务换取了她的信任,通过与产权单位协调,解决了她家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目前,姚老师已经成为社区居民信息员,社区组织各项活动都有她的身影。
在合肥社区,10个网格员每天都像孟伟辉那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她们用行动及时调解居民群众的矛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社区居民上访率为0,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社区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龙潭区社区逐步实现了“管理全覆盖,服务零缝隙”,社区更加和谐,居民生活也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