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五剂良方”促后进村整改提高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7-19
在分类定级工作中,永吉县有20个村被评定为后进村。针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慵懒涣散、村集体经济落后、村部建设不规范、村内矛盾较多等问题,永吉县采取团队诊、能人带、分类治、联动帮、定期查等方法,促进后进村整顿转化。
专业团队“诊”。由省农科院专家、县经管站干部、县新农村办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15人组成“专业诊断团”,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全县后进村,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对后进村集体经济、干部思想作风、存在哪些问题等情况进行“全掌握”。根据走访调研情况,汇总各村出现的“症状”,对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帮助后进村制定发展计划,为后进村发展开出对症良方。目前,“专业诊断团”已深入后进村20个,入户走访500多人次,收集整理问题197个,帮助制定整顿方案20个,建立整顿台账20本。
安排能人“带”。针对班子成员带富能力差、党员群众素质低等问题,聘请本村籍民营企业老板、在外致富“能人”回村任职。通过层层选拔,选派6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乡镇党员干部到后进村挂职,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作为后进村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的指导员,具体做好谋划发展思路、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化解基层矛盾等工作。目前,共有2名民营企业老板回村任职,6名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共帮助协调资金80多万元、办理项目审批手续3个、解决群众生活难题74个、直接化解矛盾纠纷21起。
因村施策“治”。针对各村村情、民情和问题实质,分类制定解决方案。对村级财务混乱的村,实施“三强化”工作法,即强化村级集体、村级财务、村级民主管理,确保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科学管理;对群众思想复杂、上访较多的村,实施“信访户帮扶工程”,在思想疏导、扶贫解困上下功夫;对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矛盾较多的村,由乡镇领导驻村整顿,现场解决问题;对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调整干部队伍。目前,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2名,解决信访难题2个,帮助3个后进村梳理了财务问题,对4名工作开展不力的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部门联动“帮”。坚持“党委部门帮扶软弱涣散村、政法部门帮扶治安混乱村、经济部门帮扶发展落后村、涉农部门帮扶发展产业村”的原则开展联动帮扶活动。确定县住建局、农业局、政法委等20个县直部门与后进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各部门与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帮扶整改承诺书,成立帮扶整改工作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一名副局级领导专门负责、一名中层干部长期驻村,从产业发展、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后进村全面帮扶。目前,共签订整改承诺书20份,承诺事项87个,帮助落实种植、养殖、加工等帮扶项目13个,协调帮扶资金200多万元。
定期复诊“查”。建立后进村整顿转化督查考核制度,对已转化的后进村加强跟踪管理,实行挂牌销号,动态管理,做到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验收一个。通过召开调度会、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后进村整改情况进行定期回访,及时了解落实情况,对整改力度不够的村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整改较快、成效较好的村进行表彰,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共召开整改调度会5次,随机抽查2次,对1个未按时进行整改的村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