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动态

永吉县“五力”齐发为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2-20

为探索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永吉县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启动实施了“百村双十”工程,采取资源开发、联动帮扶、创新形式、表彰奖励、强化管理等措施,着力解决薄弱村“无钱办事”难题,提升村党组织引领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百村双十”工程,即在全县100个建制村中选取20个村作为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收入试点村,力争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开发资源挖潜力。总结推广西阳镇马鞍山村党总支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葡萄大棚示范园区,将31栋葡萄大棚出租给当地农民,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的成功经验,对试点村集体荒山、荒坡进行统一开发,对集体土地、林地进行统一规划,对集体水库、塘坝等进行统一承包。鼓励口前镇下达村等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村,通过发展冰雪体育、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双河镇双河镇村等交通方便、人流相对集中的集镇所在地的村党组织,通过兴建农贸市场、农贸大集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双河镇芹菜沟村等有矿产资源的村,开发当地特有矿产资源带领村民创办工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联动帮扶注活力。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收入实施办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评估好、有发展潜力的发展项目向试点村倾斜,县级相关部门对每个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咨询、考察、论证,保证项目成功“落地”。在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安排试点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县财政投入3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试点村集体经济。协调金融部门,为试点村优先发放贷款,延长信贷期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资金保障。深入开展“三帮两促”、“十送三服务”等活动,每一个试点村确定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保,试点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对试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负全责;确定20个县直部门与每一个试点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为试点村带去信息和技术扶持,并选派副乡局级后备干部到试点村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挂职锻炼、包保帮扶,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期限为一年。
创新形式强实力。总结岔路河镇恒成号村农民利用土地入股与企业签订合同,成立恒成号绿色稻米“股田制”专业协会,几年来增收900多万元的成功经验,引导试点村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按照“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农户参股、公司(合作经济组织)运作”等模式,逐步形成“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在技术指导、信息传递、农资供应、市场销售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有偿、微利服务。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以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村书记任村集体经济公司董事长,实行公司化管理,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表彰奖励增动力。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将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纳入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年度政绩考核,严格落实奖惩。采取“根据上年底村集体稳定经营性收入(不含临时性收入)确定基数,今后每年度村集体稳定经营性收入达到基数的,按基数的2%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奖励;对超出基数的,按超出部分的5%再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奖励,未达到基数的不奖励,奖金总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奖励办法,对村党组织书记给予工资奖励。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情况作为村党组织和个人评选优秀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参考,对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的,每人奖励2000元;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每人奖励1000元。
强化管理聚合力。制定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办法,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规范“两委”权力运行。采取“三强化”管理法,确保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强化村务公开管理,即各村党组织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决定重大村务,在“两公开”环节,切实做到“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地点”五规范;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即各村党组织建立村级财务开支审批、现金管理、票据管理等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强化村级监督管理,即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不同层次的监督,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落实,节约开支,从管理体制上保证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下一篇文章: 蛟河市 “三项制度”深化村干部管理
上一篇文章: 依托四个平台 抓好四个批次--磐石市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冬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