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动态

漂河镇党委“包联共建”见成效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1-30

自开展城乡“包联共建”活动以来,蛟河市直6个部门分别包保漂河镇6个村,通过帮扶联建,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明显提高,党员“创业带富”能力明显增强。

一、搭建互通平台,共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镇党委积极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度,坚持每个季度与包保组工干部开展一次党建工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疑难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我们定期邀请“包联共建”的城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我镇考察学习,指导工作,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达到了提高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的预期效果。

二、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提高党员“创业带富”能力。镇党委迅速与各包联单位完成对接工作。各包联单位结合全市开展的“优质服务年”活动,在第一时间下到基层,深入了解了各村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共同上一节党课、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共同进行一次谈心交流、共同组织一次党性分析、共同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掌握了党员创业、就业存在的困难,进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帮扶。一是选派了优秀的机关干部与包联村的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每月及时走访沟通,积极在创业项目、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二是加大对产业大户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致富能力和带富水平。

三、发挥包保部门优势,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各包联单位充分发挥部门的资源、信息、人才等优势,推进了包联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改局:集合部门优势,积极提供了阶段性发展计划,针对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困难,给予帮助。农业局:帮助积极探索符合村级实际的优势产业,选准发展路子,不断提升村级经济发展。市移民办:针对移民村实际,帮助解决了部分村部建设资金。煤管局: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上争和外引帮助引项目、引技术。残联:积极帮助村里的残疾人士开展创业,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一定支持,不断壮大乡村经济。新华书店: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支持村级农家书屋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文化和精神文明方面得到提升。

四、推行4+2+1工作法,村班子建设取得实效。在包保单位的帮助下,各包保村规范内部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大力推广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等民主监督管理方式,保障了农民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进了民主议事功能。



下一篇文章: 蛟河市白石山镇党委落实“三个三”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上一篇文章: 蛟河市松江镇党委“下基层、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