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团支部、妇女协会、计划生育协会、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结、教育和服务群众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村群团组织面向基层一线,工作任务杂、难度大,同时群团干部政治待遇、社会地位、工资报酬都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工作热情低落。为解决这一问题,蛟河市各乡镇、街区党委从提高素质能力、工资待遇、政治地位等方面入手,在激活村群团干部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松江镇党委开展村群团组织“三个教育”活动。一是理论教育,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二是专业教育,以学习群团组织章程为主,提高业务能力。三是科技教育,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的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改善了村群团干部的精神面貌,提高了整体素质。
白石山镇党委建立村群团干部激励制度。设立绩效奖金,对照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状,对于圆满完成涉及本村的各项工作任务的群团干部,评定其为优秀村干部并颁发相应奖金,充分调动群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
黄松甸镇党委吸引高学历人才加入村群团干部队伍。通过村干部走访和党委考察的方式,充分吸纳在家大学生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学员进入村群团组织实习,增强了村群团组织的活力,也为村干部队伍提供了后备人才。
乌林乡党委开展村群团干部集中学讨论活动。将除农忙季节外的每周五,定为集中阅读学习时间,20个村级支部按照地理位置分区划片,每4-5个村为一组,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增加村群团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使先进带动后进,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
庆岭镇党委提高村群团干部工资待遇。尽可能实现村级群团组织负责人的兼任,通过领取兼职补助,村群团干部工资大部分都能达到1000元以上。同时,镇党委每年还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村群团干部进行奖励性补助,补助比例达到80%以上。
河南街党委大力改善村级群团干部办工条件。一是为村群团工作开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严格保障群团组织的工作经费。三是在各村村部建设群团组织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