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托网络优势,打造社区特有的品牌。
新华社区辖区三个居民委,2708户,8100人,40栋居民楼,一个平房组,辖区面积为0.62平方公里。老年人878人,残疾人58人,党员125人,特困户8户。经过调查,社区居民的需求有求职、用工,上门服务、办证、咨询、家政等等。这些需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还要具有相应的时效性,即处理信息的及时性、答复的准确性。为此,社区干部进行了实地踏察,从接到居民电话信息后,到居民家(因楼层、距离不同,都做了时间的计算)答复后再返回到社区,基本上不超过30分钟。这种实地调查为开展30分钟服务圈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社区30分钟服务圈依托两条网络,一是与社区中心联网的一线通,这条网络开通已经三年了,里面有各种信息供社区使用,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资源共享,运行三年来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体验到了网络给居民带来的好处。二是依托社区居民自治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这条网络是在实施试点后建立起来的,从社区居委会到居民自治小组长再到楼长,有立体感,实用,这些人大部份是社区志愿者,有一定觉悟,热心社会工作,人员熟悉,网络运行顺畅。
二、 打造品牌,解决问题。
通过社区打造30分钟服务圈后,社区着重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高社区信息快速反应能力。二条信息网络同时使用后,加快了社区信息传递速度,拓宽了社区信息面,延伸了社区服务面。如:用工、招工、家政需求等等通过电话就可以解决。如老年人的求助、需求、特殊人员的要求都可以通过社区干部在30分钟内到家中给予答复和解决。二是打通居民的诉求通道。以前居民有了不明白的事得来到社区亲自问,有时居民没时间,到了晚上社区又下班了,居民的难题和疑问得不到解决,老百姓不高兴,怨声载道。建立30分钟社区服务圈后,居民就可以通过电话向社区询问,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诉求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三是提高社区为居民办事的效率和速度。网络办事,电话办事,上门办事,不但加快了速度和效率,还拉近了社区干部与居民的距离,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并能及时反馈居民的意愿和要求。
三、 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是因为现在社区工作量大,还十分的不完善,因此,在打造30分钟服务圈这个社区品牌时定传还不到位,延伸还不到位。二社区电脑还不够用。
实现的目标:延伸为居民的服务面,提高为居民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及时反馈居民的意愿和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