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动态

龙潭区构建“四型”体系 深入推进“基层建设年”走深走实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22-07-20

  今年以来,龙潭区着力构建“四型”体系,打造“四位一体”推进模式,深入推进“基层建设年”,在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惠企为民等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基层建设年”取得了良好效果。

  创新载体,推动基层党建提质,构建堡垒型组织体系。开展“双十”专项行动和“三诺两考一评”,作为推进全区“基层建设年”的特色载体,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引领力,全区126个村、40个社区,结合“基层建设年”各项重点任务,共承诺事项1680个,在“龙潭组工”公众号分批次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推动“基层建设年”各项重点任务在基层一线落地落实。区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各部门、基层党务干部组成3个专项考核组,细化90多项赋分项,采取交叉互检的方式,对上半年各村、社区承诺事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赋分,排榜公示,晒成绩、查短板、堵漏洞。创新抓党建、强治理“比武练兵”工作机制,聚焦组织建设“老大难”问题,每个乡镇、街道选取1到2个示范攻坚项目,通过基层报题,区级点题,互检评题机制,推进重点难点任务取得新突破。打造17个BTX建设示范点,兵工社区“人人+”红色自治、新山社区“虹润新山”等各领域BTX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召开新业态企业党组织成立暨社企共建大会,并开展了“一建六送”、红色骑手评选等活动。以“十分钟”路程为服务半径,在全区建立“小哥加油站”等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9处,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车辆维修、取暖充能、喝水歇脚等多种人性化服务,形成“十分钟暖‘新’服务圈”,只要在龙潭城区骑行电动车10分钟就可到达一处“驿站”,实现“暖新”服务全域覆盖。建立14个中心村党委,突出党建引领“强村带动、产业联动、资源共享、事务共商、责任共担”,各乡镇主要领导担任中心村党委“第一书记”,覆盖82个村党组织,占全区村总数的65%。棋盘中心村党委覆盖9个村,扶持带动其他8个村发展产业项目,目前每个村都有产业项目,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大口钦镇前窑村中心村党委引进大连方禾草业油压草厂,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带动前团村、五代村等9个村,各村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入股的形式协同发展,产品出口日本,仅此一项每村预计年增收5万元。

  铸魂赋能,推动治理效能提升,构建精细型治理体系。建立“平战结合”“三双”工作体系,即进行“双包保”,部门(单位)包社区、干部包网格;开展“双报到”,组织全区75个部门、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单位包联社区报到、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累计开展“四个一”等共建活动152次;建立“双三长”制,采取AB岗机制,实现“平战结合”“按键转换”。着眼于解决马路市场“脏乱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利用执法力量下沉契机,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开展对前进街、南宁西路、广西市场三个马路市场集中整治,组织城管、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现场督办,共规范占道经营商户501户,有效释放公共空间5万余平,整治后的前进街、南宁西路、广西路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周围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化建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完成选址和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置“一厅二区三中心”,预计9月底完工。推行“党建+网格”模式,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群防共治等“五支队伍”,推动警务、城管、司法等各类执法力量下沉网格,构建支部引领、队伍联动、资源齐聚的“1+5+N”网格治理共同体,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累计敲门近15万户,覆盖30万人。选取13个试点社区,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运行“共享物业社”物业服务新模式,建立“N+4321”运行模式,进一步明确物业领导主体、建强物业服务队伍、完善物业服务机制,着力破解社区代管小区物业服务难问题。

  党建引领,推动防疫阵线前移,构建科学型防控体系。指挥挺在一线,区委班子成员、相关区级领导挂帅,组建11个工作专班,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集中办公。党旗插在一线,街道建立临时党委13个,在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57个。党徽亮在一线,选派40名社区“第一书记”支援基层,选任党员干部436人担任“第一楼栋长”“第一单元长”,设立先锋岗责任区500余个;抽调160名年轻干部组成8支流调小分队,组建26支,296人的党员突击队。干部沉在一线,组织4200多名机关干部、教师、医护下沉社区,与2500多名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共同奋战一线。下拨专项抗疫党费295.4万元用于支持基层疫情防控。针对民生堵点,全力以赴做好静态管理期间的民生保障工作,与麒麟团膳、大润发、鲜果超市等企业合作构成多渠道、多平台的网络供应链,并加设保供点496个,日均订购蔬菜包3.8万份;设置“保供专线”,累计接听2365通,解决问题2291个,保供问题答复率100%。组建177支物资配送小分队,配送保供蔬菜4.5万份、中药6万余副,打通物资保供“最后一米”。

  助企为民,解决基层“急难愁盼”,构建满意型服务体系。将服务群众作为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区开展“七个一”专项行动,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区级领导带头确立实事项目31个,全区建立实事项目327个,认领“微心愿”1375个。龙潭街道“爱心送考队”,山前街道“暖新充电桩”,龙华街道“红管家帮办”等一系列特色做法和暖心举措群众反响较好。制定《龙潭区统筹推进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开展服务企业“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抓实“服务企业月”,区级领导包保77家企业,60个项目,为企业提供17个大方面,60项具体服务,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8.7%。全力推进吉化转型升级项目,落实省市相关要求,给予审批、用地、配套等保障,推进场地平整工作,累计完成土方挖运2.5万平方米,回填约5000立方米,障碍物外运约2000平方米。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组织域内12户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落实连续生产奖补政策,累计为18户企业申报并发放奖补资金300万元以上。组织近百户企业参加中小微企业专题融资对接活动,共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2000万元。



下一篇文章: 磐石市组织开展联建共建 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爱心义诊送温暖
上一篇文章: 永吉县北大湖镇草庙子村:做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走实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