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细处着手强治理 倾心服务解民忧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疏通社区治理堵点,直击民生服务痛点,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蛟河市城管局立足部门职能优势,从细处着眼、小事着手,将维修疏通包保小区下水作为“书记一号工程”项目。组织机关干部实地走访踏查,排查出百丰嘉园小区5处污水井及1处化粪池存在井盖和地沟塌陷的安全隐患后,迅速安排市政维修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确定维修方案。第一时间组织施工,重新清掏拆砌污水井及化粪池,更换管道40余延长米,消除居民出行安全隐患,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昌邑区:“口袋公园”装下群众“微幸福”
为切实发挥“书记一号工程”办实事、排民忧、聚民心作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见效,昌邑区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从群众需求入手,将改善欣昌小区居民生活环境作为“书记一号工程”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运用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力量,组织党建联盟单位深入小区,共同打造700平方米“口袋公园”。重新铺设广场方砖,购置石桌2套、石椅4组,并在广场周围种植大小秋海棠31颗,用小公园点亮群众“微幸福”。
舒兰市:“交巡所合一”显成效
为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打造平安舒兰建设新高地,进一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填补农村交通管理盲区、提升服务群众效能,舒兰市公安局将“交巡所合一改革”作为“书记一号工程”项目。通过将交管窗口业务权限下放到属地派出所,赋予派出所交通管理职能,实现一警多能,优化警力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同时,大力推动“一门通办”,让办事群众能够“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目前,全市20个派出所均具备办理22项车驾管业务的软硬件条件。自“交巡所合一”警务改革启动以来,各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共办理证照业务498笔,极大方便了居民群众。
船营区:探索多元解纷新实践 答好社会治理新课题
船营区人民法院发展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诉源治理提质增效”精品工程,通过建立“网格+N”工作机制、创建“无讼社区(村)”、构建“四位一体”解纷服务网络、强化“1115”类案解纷平台建设、建立“民商事纠纷调处四步工作流程”、开展普法“七进”等措施,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实现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导出率91.38%,调解成功率88.42%,新收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33.38%。
龙潭区:共治“飞线充电” 还小区“无线”美丽
为进一步抓实抓好创城工作,龙潭区山前街道党工委将整治小区“飞线充电”列为“书记一号工程”项目,组织街道政协活动组委员、龙湾社区和湘潭物业公司等资源力量,为新地山湾C区建设便民充电桩。由小区物业对原有自行车棚进行翻新、平整,联系第三方企业安装充电桩并提供后期维护和技术支持。目前,一期工程车棚建成车位40个、22个扫码充电桩,二期工程车棚建成车位70个、31个扫码充电桩,居民充电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