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提高站位 找准点位 落实到位——市委编办扎实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6 浏览次数:0

      近年来,市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找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为关键,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升级晋位。


一、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党业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市委编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理念,深刻认识党政机关处于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的重要地位,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进党业融合,增强党业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努力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二、找准结合点位,统筹设计党业融合的务实举措、有效措施和管用办法

市委编办锚定党业融合的结合点位,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深入推进党业融合。一方面,以“人”为结合点推进党业深度融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党业融合。一是党务和业务“两手抓”。实行班子成员“双指导”“双抓好”机制,主要领导自觉扛起抓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还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和中层干部实行“双当好”“双汇报”机制,既成为本处室业务工作的行家,还锻炼成为抓好党建工作的能手。全体党员实行“双落实”机制,时刻牢记“第一身份”,在本职岗位积极主动参与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攻坚克难、创先争优。二是保障和交流“双注重”。配强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选派工作骨干担任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新录用党员干部一般安排到机关党总支从事党务工作,常态化保持3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8%,做到保障有力。有计划地安排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防止岗位固化,让党务干部在业务工作岗位上扛硬活、挑重担、解难题,让业务干部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强党性、明方向、展作为,锻造既讲信仰又善实干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双向交流。另一方面,以“共同的目标任务”为结合点推进党业深度融合。把党建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具体工作上,将党建工作贯穿业务工作始终。一是科学摆布,坚持“四个一起”。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机关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在谋划、部署工作时,坚持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一盘棋”,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部署到哪里,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在落实工作时,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在检查工作时,以业务工作的成效、以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水平,来验证和评估党建工作的成效;在考核上,将本单位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纳入同一考评体系,防止重业务、轻党务,评优评先时向党建强化、业务精通、成效明显的党支部和个人倾斜,选人用人中对党建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二是依托载体,强化保障作用发挥。依托上级部署开展的相关主题实践活动,自行设计开展相关活动,聚焦机构编制重点任务,开展岗位建功和模范科室创建,设定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机关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在推进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促进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确保落实到位,督导促进党业融合的效果达成、成效输出和目标实现

充分认识党业融合不是简单的“党建+业务”,而是要实现“1+1>2”的良好效果。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强化督促落实,重点防止“两张皮”、形式主义的无效融合和“一阵风”。第一,推进“双提升”。以机关党建是业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业务工作是机关党建的落脚点来定位,在工作实践中,使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业务工作展开,确保机关党建聚焦业务工作不虚化,有机融汇嵌入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及时精准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着力实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化学反应,撬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二,督促“创一流”。推进清单管理,研究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以“五化”闭环工作法推进落实,使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党业融合上,学习有方向、追赶有目标、落实有清单、规范有模板、提升有机制。充分利用党组织书记抓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内监督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党业融合成效的督促,实实在在地落实党业融合各项举措,促进机关学建和业务工作共同争先晋位、争创一流。


永吉县: “四抓四促”助力新录用公务员融入新岗位 全市2022年“书记一号工程”项目巡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