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委关于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的工作要求,市国资委进一步整合部门、下属企业资源力量,结合包联江南街道及所辖社区实际需求,聚焦建强“第一书记”队伍、提升“家门口”服务效能、服务集中攻坚行动三个方面夯实举措、持续发力,扎实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本部门本领域工作有机融合,确保“双报到”活动走深走实。

聚焦建强“第一书记”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部门(单位)包联街道社区的工作方案》下发后,市国资委第一时间下沉对接,建立由机关党员领导干部、8家企业单位业务骨干担任街道临时党委书记、社区“第一书记”的组织领导体系,报到党员干部迅速转换角色,通过驻点工作、深入调研等方式,全面掌握街道工作情况及社区网格、楼栋、居民底数,为推动“双报到”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市国资委多次联合街道召开“第一书记”工作调度会,全面了解掌握“书记一号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效能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下步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压紧压实“第一书记”服务群众责任,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聚焦提升“家门口”服务效能,提升党群服务阵地“保障力”。市国资委以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为出发点,聚焦江南街道“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日常运行经费保障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累计投入资金5万余元,帮助完善18个“家门口”站点的基础设施、配套设备、标识展板等,并帮助江南街道协调解决9个站点网络入网问题。同时,依托“家门口”站点资源增设快递、外卖骑手休息、就餐等服务功能,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市国资委协调相关单位对江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服务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原则,为居民提供多样性养老服务。

聚焦服务集中攻坚行动,提升基层治理“战斗力”。市国资委和包保企业全面参与街道常态化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复检等工作,社区“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动员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分担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压力,结合报到干部的工作职能和性格特点,分别担任“扫码员”“消杀员”“登记员”和“宣传员”,助力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市国资委领导班子组成疫情防控督查组,对全员核酸、重点场所管控等工作进行持续督导,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文明城市复检期间,市国资委组织党员干部对江南街道域内小区的乱堆乱放、野广告、绿化带杂草等问题集中进行清理。增派260余人下沉到10个社区的54个小区,采取分片包楼形式全面助力,累计1400余人次参与街道5轮“百日清脏”专项活动,协助江南街道共同为创建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交上一份“品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