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编办和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关于制定《职责清单“3+1”配套工作手册》工作部署,坚持“三突出三到位”,指导所辖9个县(市、区)144个乡镇(街道)于9月上旬全部完成《工作手册》制定工作,共涉及事项2207项,其中,部门主责事项1272项、乡镇主责事项477项、街道主责事项458项,进一步提升了职责事项的可操作性,压实了属地管理责任。
突出高位统筹,确保推动到位。注重高位推动。按照省委编办和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相关工作要求,吉林市委编办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办年度工作要点,办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汇报、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要求,分管领导经常调度、落实责任,建立了全力推进落实机制,为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手册》制定工作奠定了基础。注重牵头作用发挥。及时组织学习省发参考模板和培训通稿,多次下发通知对各地制定《工作手册》提出具体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序推进。主动沟通省直、市直7个相关部门,就19项具体职责事项征求意见,破解县(市、区)层面协调难度大、沟通不顺畅的问题,有效助力《工作手册》制定按期完成。突出工作标准,确保指导到位。召开培训会议普遍指导。省委编办培训通稿下发后,市委编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起草培训材料,及时组织召开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推进培训视频会议,了解各县(市、区)《工作手册》制定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专题培训统一工作标准,及时解决个别县(市、区)推进缓慢问题。针对工作重点具体指导。梳理各县(市、区)《工作手册》制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及时打通堵点。为确保高质量制定《工作手册》,研究制作了《“说明书”“流程图”制作指引》,详细拆分解析说明书具体内容,从事项名称、法律依据、主体责任、配合责任、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6个方面进行规范,突出了针对性指导。对各地已经建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制度机制,明确提出要防止“翻烧饼”;对存在空白点和短板的,应借鉴省参考模板升级、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效能。突出有序推动,确保落实到位。坚持有序推进。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学习调研、起草手册、沟通完善、提请审核”四个步骤,采取“自主领题、分头工作、重点攻关、拼装汇总”的方式,明确工作环节和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的主体作用和经验智慧,协调推动各方积极参与,使《工作手册》接地气、可操作。按照“谁主责、谁负责”的原则,由县级部门和街道(乡镇)逐项制定“说明书”和“流程图。每周调度各县(市、区)《工作手册》制定进度,编发《工作手册制定情况通报》4期,实现工作进度透明化、工作成果可视化。注重质量管控。要求各县(市、区)及时沟通解决《工作手册》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审核、梳理、汇总,力争实现文稿体例和文字风格大体一致。指导各县(市、区)将《工作手册》分发所属街道(乡镇)和县直部门,在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室等明显位置摆放查用,实现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切实发挥基层治理和有效履职的工具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