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干部队伍建设

永吉县采取“链式”方式打造村级后备干部成长“流水线”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3-04-09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有效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永吉县采取“链式”方式,实现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有效衔接,着力打造村级后备干部健康成长“流水线”。
实行“两推两考”,建立“选拔链”。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采取党员群众推荐和村党组织推荐、业务考试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严把村级后备干部“入口关”。一是全面发动。通过张贴公告、印发传单、会议动员、邮寄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将在外经商人员、致富能人、优秀退伍军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和优秀乡土人才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动员。二是广泛公示。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依据民主推荐结果,差额确定初步人选。人选确定后要在各居民小组和自然屯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格考察。县委组织部围绕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农村法律法规、农业常识和村级业务等知识印制试卷并组织考试。乡镇党委结合考试情况确定考察对象,进行专项考察,拿出建议人选名单,党委会集体研究确定正式人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专项档案,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采取此种方法,在各类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668名。
坚持“双培双挂双带”,建立“培养链”。“双培”即学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和北华大学等教育资源,每年组织80至100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培训;依托县“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团”和县乡党校、远教播放站点等教育资源,定期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业务技能和创富技能培训。“双挂”即村级岗位挂职锻炼和乡镇站所挂职锻炼。每年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助理,组织一定数量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站所、民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处理具体村级事务和涉农工作的能力,缩短后备干部“成长期”。“双带”即乡镇党委委员和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后备干部,乡镇包村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其他后备干部,提高后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群众威信,为换届选举时实现顺利过渡奠定基础。目前,全县共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25期,培训后备干部1800余人次,有86名后备干部在乡镇站所和民营企业见习,有173名后备干部在村级主官岗位挂职锻炼。
落实“一岗一述双评”,建立“管理链”。实行村级后备设岗定责,采取工作述职、群众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方式,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日常管理。一是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后备干部挂职岗位或后备职务职责要求,每年年初,与村级后备干部签订岗位责任状,明确后备干部工作的职责分工、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促使其积极发挥作用。二是严格定期考评。半年和年终由乡镇党委派出考评组,采取实地检查、走访询问、组织谈话等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综合考评。三是组织群众评议。年末,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由后备干部对所承担的岗位职责进行述职,由党员群众代表对本村后备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四是严格确定等次。乡镇党委根据日常掌握情况、考评情况和民主评议情况,召开党委会议,对村级后备干部逐一划分等次。五是动态调整。等次确定后,及时将能力水平较低、群众基础较差、履职尽责能力不足人员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并按照“两推两考”程序及时予以补充。
坚持备用结合,建立“使用链”。对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超前考察,建立重点后备干部信息库,在三方面予以优先使用,为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一是提名“选”。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期间,对表现突出,符合工作需要的后备干部,由乡镇党委直接提名为候选人。对无合适后备干部人选的村,打破地域限制,在邻近村后备干部中综合调剂,确保村干部队伍整体质量。二是及时“补”。在届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及时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确实能够胜任工作的后备干部,按照程序,选拔为村干部。三是择优“代”。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的,由后备干部暂时代理,待考核结束后再选拔进“两委”班子。截止目前,已将29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到村“两委”岗位,其中村“两委”负责人6名。

下一篇文章: 永吉县试用期前置差额比选一线工作岗位干部
上一篇文章: 舒兰市“三个一”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