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干部队伍建设

蛟河市加强干部选任资料库建设提高干部工作规范化水平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9-06

蛟河市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要求,采取科学归类、完备过程、明晰权责等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资料库,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过程记录、系统化存档,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一、科学归类,详尽记载,为干部选任工作提供全方位资料。一是合理确定资料库的总体框架。以选任工作程序和干部成长历程为主线,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整个过程,主要由干部选拔任用基本情况、相关制度文件、工作材料、干部考察(核)资料四部分组成,构成条目清晰、配套齐全的完整工作体系。二是严格规范资料库的存档材料。根据《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规定,将干部选拔任用分解为10个步骤、35个工作环节。经过认真梳理,详尽归纳出各步骤所需材料提纲,按照提纲索引收集、整理文件,每个环节都附以完备的材料记载,做到一人一卷、一事一记、一批一档。三是准确提供干部选任的依据。按照干部调整批次和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划分和整理归类,注重时间、批次与各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环环相扣、前后对应。详细记录每名干部的提名、推荐、考核、测评、任用、政绩等情况,真实记录干部的成长历程、培养方向和使用意图,为全方位了解、考察干部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
二、全程记实,过程完备,使干部选任程序更加科学规范。一是坚持记录的即时性。在建立资料库的工作中注重加强细节控制,突出即时要求,坚持随时发生随时记录的原则,特别对干部选拔过程中的调整说明、干部职数及配备情况、干部名册、会议记录等都随时随地记录并及时分类归档,准确反映干部工作的时点情况,避免漏记、事后补记等现象,真实反映干部选任工作动态过程。二是突出程序的重要性。制定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和流程图,在保证干部选任资料详尽、完备的基础上,突出了选拔过程中的初始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沟通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环节落实情况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推荐结果的分析运用、考察期间信访举报调查等情况。三是提高材料的准确性。经严格审核、校对无误后,对干部选任材料进行归类存档,采取一事一记、一类一档的方法,分阶段分批次逐条填写,准确、详细地记录工作时间、责任人、工作过程及结果,使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每一个结论都要有具体的事实依据,便于统计整理和查阅,形成横向至干部任用环节、纵向至干部成长履历的工作体系。
三、明确责任,权责统一,对干部选任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一是强化制度保证。从有利于学习业务、指导工作的角度,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资料库保密、借阅、保管等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确保各级制度的配套性、工作环节的衔接性和各项制度的操作性,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权威、准确的政策依据,确保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据可依。二是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增强资料库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尤其对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明确了责任主体、责任界定和追究办法,实行填审分离、阳关操作,做到事实清、责任明,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每个环节工作结束后,由责任人签字,干部监督机构把关,主管领导审核无误后归档备查,有效的防止了简化程序、变通程序等现象发生,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三是落实全程监督。在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规范的同时,对干部选任监督的内容、方式、查处办法等均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细则,丰富了监督工作的手段和内涵,为监督和检查提供了书证和有效载体,实现了干部选任和监督工作同步进行、相互制约,形成事事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监督、环环有人把关的干部工作机制。


下一篇文章: 吉林市龙潭区建立三项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文章: 蛟河市把握三个重点环节力求资格复审工作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