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蛟河市在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举措,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和谐高效、真抓实干、勤政廉政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向选配机制要成效,打造和谐高效型乡镇党委书记队伍 。坚持标准,从严把关,着力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组织协调能力强、能打开工作局面、作风优良、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工作和经过多岗锻炼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在实际操作中,既做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又不求全责备,既从基层一线干部中选拔使用乡镇党委书记,又注重从市直机关副科级以上年轻干部中选拔使用乡镇党委书记;既重“初始文凭”,又重“实际水平”;既选配一定的年轻干部、又注重老中青结合,不断优化和改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结构。目前,全市17名乡镇党委书记中,从乡镇领导干部转任的有10名,从市直机关调任的有7名,35周岁以下的有1人,17名乡镇党委书记全部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3人是研究生文化程度。全市乡镇党委书记配备科学合理,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有效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向激励机制要成效,打造真抓实干型乡镇党委书记队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实绩考核重要依据,围绕抓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五大指标,突出经济发展质量这一核心,实行乡镇党委书记实绩分析建档制,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衡量实绩。将实绩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评先、提任的重要依据,建立优胜劣汰任免机制。对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提拔使用;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及时予以调整;对临阵退缩、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长期在偏远贫困乡镇勤奋工作,并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突出成绩的乡镇党委书记,优先提拔使用;对具备一定经验和素质,对全市中心工作贡献突出的年轻党委书记,有计划的选拔到市直经济部门担任主要领导。目前,全市乡镇党委书记明确自身责任,积极投身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真抓实干,奋力攻坚,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向监督机制要成效,打造勤政廉政型乡镇党委书记队伍。采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着力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启动党委书记不良行为测评试点工作,对全市17名乡镇党委书记是否存在不良行为表现进行了专项测评。严格实行述廉述职、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从资金使用、项目运行、数据核实等方面,对乡镇党委书记任期内经济情况进行严格审计,以增强乡镇党委书记遵章守纪和廉洁从政意识,全面塑造乡镇党委书记执政为民的勤政廉政形象。2009年,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中,综合满意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