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强化领导干部政绩观奏响“三步曲”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保证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4-27
近年来,蛟河市委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作为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从提高认识、拓宽思路、关注民生“三步”着眼,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途径、转变发展目的,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发展观念,深入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本着对发展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视差距,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子,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倾力打造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全面发展之路,确定了“经济总量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提出并实施了矿产资源、长白山特色产业、开发区和商贸旅游“四轮驱动”战略,下大力气为产业发展“栽树”、“育苗”,逐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格局日益清晰。目前,累计引进勘查资金超过2.3亿元,勘查项目60个;得利斯生猪屠宰、黑尊液体菌种成品包等超亿元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长白山药业、长白山酒业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新区累计引进建设超亿元项目23个;以市场化方式发展旅游业,旅游影响力不断攀升。
第二步:拓宽思路,转变发展途径,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市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把招商引资作为机关的第一要事,干部的第一政绩,切实加大走出去力度。同时,既重视招商,更重视安商、扶商,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全方位搞好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税,早日形成产业支撑、经济支撑。市委根据蛟河外地人脉资源和商脉网络分布情况,将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作为招商重点,由市级主要领导带队积极与域外大企业、有实力企业进行对接,市委书记亲自带头,主动承担更多、更重的任务指标,瞄准总投资达50亿元的抽水蓄能等大项目反复攻关推进,真正起到了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从而带动局级干部抓项目,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大项目引进上实现了突破。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矿山开采及板材加工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活性炭系列高科技产品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的金刚集团水泥生产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10万头肉牛加工及玉米秸秆颗粒饲料生产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
第三步:关注民生,转变发展目的,强化执政为民理念。市委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工作中要多干暖民心、得民心、稳民心的实事,做到情感上贴近群众,决策上着眼群众,工作上想着群众。同时,要注意保护和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考虑他们的实际利益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保证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声音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委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打造以迎宾大道为重点的精品道路,安装路灯527基;栽植树木128万株,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城乡亮化、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完成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供水泵站扩建、城防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蛟河大街改造、河道清淤、涝片治理等5大类民生工程;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新水源建设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投资近6亿元,大力度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工程,完成动迁3000余户,结束了老城区棚户区历史。